直到問詢了第十次,老人才微微有些不耐,連書也沒拿開。
“有何事。”
“老先生,我想抓取幾味中藥。”
一聽唐昊的說法,老人頓時開口道。
“年紀輕輕,就來抓取中藥,一派胡言,老夫這裡不賣,要買去別家吧。”老人的語氣倨傲,一旁的明日井上香頓時聽不下去了。
“這位老人家,你這裡這麼多中藥幹什麼不賣,開門做生意,我們上門是為你帶來贏利,你怎麼能這樣的態度呢。”
“店是我店,老夫想賣就賣,不想賣就不賣,趕緊走,別破壞了老夫看書的心情。”
沒等明日井上香在開口,唐昊阻止了她,不僅沒有生氣反而笑了。
“老先生,你都不知道我是誰,又怎麼知道我不懂中醫的藥理呢。”
“小小年紀,信口雌黃,你若懂醫理,老夫到要考校一番了。”
“洗耳恭聽。”
“老夫手上所謂何物?”
“這自然是《黃帝內經》了。”
“這書上有字,你自然是看的到,老夫是問你,這書為何物。”
“中醫之理,行醫之本。”
聽到唐昊這麼說,老人到是有些驚訝的拿開黃帝內經,仔細看了眼唐昊。
“你可知《黃帝內經》之五難,有哪五難。”
“名利不利,此為一難;喜怒不除,此為二難;聲色不淨,此為三難;滋味不絕,此為四難;神虛精散,此為五難;五難絕,壽自延。”
“哦,你既知五難,可知其意何在啊。”
“沉溺名利不能自拔此為一難,喜怒無法控制此為二難,喜聽讚賞之言,色慾燻心,此為三難,喜吃好吃之物無法抑制,此為四難,生病乃人無法避免,五之難,實際上因前四難而無法根除,如果能以自抑,當延年益壽之道。”
“呵呵,這個解釋雖然牽強到也算是解釋的通。”老人點了點頭。
“《傷寒論》這三個字作何之解。”
“傷寒在華夏古代只是對熱性病的通稱,並不是某一疾病的專門病名,我們華夏古人常把疾病的誘因當作病原,所謂“人之傷放寒者則為熱病”凡人受了風冷,就會患發熱的病,認為一切發熱的病,都是因受冷發生的,所以通稱“傷寒”,因此“傷寒”二字,包括多種流行性熱病。張仲景所著的《傷寒論》中的傷寒也正是該義,與我們現在的傷寒症無關。”
老人點了點頭。
““儒者不必以醫名。而知醫之理,則莫過於儒者。春秋時,和與緩,神於醫者也。其通周易,辨皿蟲之義,醫也而實儒也”這句話出自何書?”
“《神農百草經》”唐昊沒有任何猶豫遲疑就說了出來。
“不錯,年紀輕輕能懂的這些,證明你並非信口雌黃小兒,老夫賣你中藥。”老人從凳子上一躍而起,動作之敏捷速度之快,顯然不是刻意賣弄,而是長期習慣所致。
眼前這名老人既通中藥,還懂武術,唐昊不由深深的看了眼老人,不知道這個老人身份又是哪個大拿。
老人走到櫃檯後面,連眼鏡都不帶,他剛才看書也沒用眼鏡,此時自然也不用戴眼鏡了。
“說吧,想要哪幾味中藥,只要你能說出來,就沒有老夫拿不出來。”說到這個,老人卻是一臉倨傲,言語中滿是自信。
唐昊頓時笑了。
“老先生,您還別說,我要說的幾味中藥,您不一定有。”
“胡說八道,只要真的有,你不要亂說,就沒有老夫沒有的。”老人勃然大怒,如果不是看在唐昊是懂醫理之人,只怕當場都要將他轟出去了。
“香絲草,血本根,龍顏骨,不知老先生是否有。”
老人神情一愣,隨即大怒道。
“簡直是一派胡言,信口雌黃,老夫從醫八十餘年,從未聽過這三味中藥。”
“老先生,您這可是錯了,天下之大,中藥何止億萬,學無窮,止無境。”唐昊這一番話卻是說的老人膛目結舌,雖然滿眼憤怒,卻是無從辯駁。
一旁的明日井上香看的很是興奮,眼前這個老人倚老賣老讓明日井上香早就有些看不慣了,此時看到他吃憋的樣子,頓時開心不已。
“好,你既能說中藥,那你倒是說說這三味長為何物,老夫倒是要聽聽了。”
“香絲草,名為斷魂草,長於懸崖峭壁之中,六葉其形為髮絲狀,長成以後常有異香撲鼻,為劇毒之物,其毒素是鶴頂紅一百倍。血本根,外形酷似地瓜,長於千年古墓中,其根莖斬開會流出紅色如血液一般液體。可以生筋骨,活血,抗百毒之效,龍顏骨,實乃一種極為罕見的草本植物,成長千年才會形成,外形酷似龍頭,為壯陽滋補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