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1賽段除了開始的那段柏油馬路,剩下的都是土路了,周邊有很多土包,泛著紅色和黃色的光芒,路面也多是碎石,沿著這些土包,幾乎都是急轉彎。
為了避免高速狀態下的能量損失,一路時輝都是兩驅駕駛,這就是三菱四驅技術的強大,三菱帕傑羅EVO所使用的是第一代超選四驅。
超選四驅的本質是一套全時四驅,但是又能單獨切換為類似分時四驅的2WD兩驅形式以增加經濟性;
&n/h以下任意切換2WD和4WD,甚至在同樣100km/h以下保持勻速直行不停車而直接開啟或關閉中央差速器鎖;
最後,它在高速四驅4H擋時,中央差速器是可以隨時調節前後扭力分配的,更具主動性,並以此延伸出ASTC主動穩定及牽引力控制系統。分時四驅歷來是越野玩家的真愛,堅固的機械結構耐用可靠。
不過分時四驅需要駕駛者時刻對路面作出判斷,當切換2WD或4WD時,需要停車操作,為享受越野樂趣增加了步驟。而且分時四驅的前後車輪不存在轉速差,因此基本上它的4WD就告別鋪裝路面了。
而超選四驅則沒有這樣的麻煩,它同樣具有2WD模式,但是更多是為了經濟型考慮,同時4WD為全時四驅,因此可以兼顧鋪裝路面和非鋪裝路面。即便在越野中對比分時四驅的4WD,超選四驅也有中央差速鎖可以使用,鎖止後越野能力和分時四驅是同等的。
三菱汽車是以賽車促進量產車進化的典型。從第一代帕傑羅開始,三菱就參與進世界上最知名的賽事活動之一——達喀爾拉力賽,之後創造了12冠,其中7連冠的前無來者的記錄。常年的達喀爾長途奔襲,讓三菱深諳車輛穿越所需的一切技術,因此超選四驅系統這樣的技術能被三菱研究出來,也就不奇怪了。
“右四,進入沙土道路!………注意前方有車輛。”舉高了手裡的路書,抬頭一邊看著路,一邊指示方向,沒有拉力表警告前後車輛,一路時輝又在不停的超車,為了避免意外,邢宇只能做出這種動作了。
前方車輛應該是停車在掛四驅,看樣子不是故障,那就不管那麼許多了,稍微減速,直接拉入高速四驅,繞過對方車輛,繼續馳騁。
沙漠路段也就那麼一點,前面的車輛壓出來深深的車轍,影響了後面車輛的同行,有些地方不得不走旁邊沒有車轍的道路。未知路況才是最可怕的,你不知道沙漠裡各種突發狀況,雖然流沙很少,但是植被,大石塊,也是存在的。
邢宇一直在提醒修正方向,時輝也是憑藉自己多年的駕駛技術和經驗,自己判斷路況。沒有任何意外的,直接跑出來,中間又連續超過不少車輛。
電臺裡沒有救援的聲音,直接就走吧,這是低沙區,陷車挖一下也就出來了。
過了牧民小道,又是爛泥路面。打卡點,居然還是人為操作,必須下車打卡。一次打卡下來,邢宇就不願意系安全帶了。
這多點式安全帶,鬆開簡單,按一下就行了。在繫上就麻煩的多,你要一根根的插到胸前的開關裡,要是系安全帶,太耽誤時間了,路面高低起伏很少,邢宇也就一時間大意了。
“飛跳,收油急左3……”喊出這句話的時候已經落地了,沒系安全帶的邢宇被顛簸的上下跳動,還一口咬住了自己的舌頭。
血當時就流出來了,帶著頭盔碰一下沒關係,這樣咬了舌頭,那才是要命的。賽道的小設計,飛躍之後直接一個90度轉彎,速度快樂就飛過去了,速度慢的可能在跳臺上托住車底。
看到邢宇嘴裡流血,時輝馬上踩了剎車。在停下之前,邢宇連續嚥了幾口血水,擺擺手,表示沒關係,也乘著這個時間趕快繫好安全帶。
見邢宇不在說啥,賽道也快完成。時輝就繼續開車了。
“肉五接足三。持道,全喲……”咬了舌頭的邢宇還是堅持唸完最後的路書。
“右五接左三,直道,全油。”右邊回頭彎,馬上左邊急轉彎。直線道路,加速行駛。還好時輝聽懂了。
拐過土丘,收車點就在眼前,全油門透過。看到黑白旗幟揮舞,剎車收油。
車才停穩,邢宇就趕快拿出礦泉水一直漱口,“似哥,偶們換頭盔吧。額送給你。”蔻馳不清的邢宇,一邊漱口,一邊說道。
之前因為準備著急,頭盔沒有安裝耳麥對講機,和吸水管。一次比賽下來,邢宇除了牢記安全帶的作用,就記住這兩點了。
比賽過程中,汽車的噪音太大了,這樣扯著嗓子喊太累人了,有個頭盔耳麥聯絡就會好很多。
為了動力,誰都不開空調壓縮機的,為了散熱車內都是熱風最高檔。炎熱的賽道,加上發動機的熱浪,脫下賽手服,身體都被汗液泡的發白。
為了速度,也沒有時間停車拿水喝,都是實在忍不住了,才會停下。有了水帶吸水管,就可以一直補充水分了。
看到SS1賽段排名,居然是第三,“賊T,M.要是分組,我們就是第一了。”時輝也是在一邊不停的說道。
是的小比賽,其他都很正規,但是居然沒有分組,各種排量、汽油柴油、量產車、專業車都放在一起跑,一起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