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撤!撤!往西門撤!撤!快撤!”
親眼看見彭漁出了魏宮,白起這才作出西撤的決定。
從大梁的西門,繞行就可以進入韓國境內。等到進入韓國境內後,就把軍隊駐紮在哪個有利地勢上。然後!就什麼也不管了。
白起認為:以魏王的膽小怕事性格,他的軍隊是不敢進入韓國地界的。而韓國方面,也不敢派兵過來吃掉他。
前提是!進入韓國後不能再深入。
你要是繼續在韓國深入前進,韓國就會圍剿你,把你當成入侵。
進入韓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去韓國那邊說明情況:我們秦國是過來避難的!你們給我們秦軍方便,我們一定會給予回報的。
這就是自信!這就是秦國人的霸氣!
為什麼不走大梁的北門呢?
白起心裡清楚:北門是沒有辦法走了,你走不遠,應該早已被信邑的軍隊給堵了。或者!信陵君魏無忌的軍隊堵在哪裡。
信陵君魏無忌自從有了自己的封地後,也就有了自己的軍隊。只是!他的封地並不大,是信邑割讓給他的。所以!他的軍隊人數並不多。但是!他的所有軍隊都集結過來了,也比白起帶來的人多。
要知道!白起就帶了五千精兵過來的。在攻打大梁的時候,死傷了一千多人。現在!真正有戰鬥力的,只有三千來人。
要知道!魏國的大梁城也不是那麼好攻打的。雖然裡應外合打了大梁城守軍一個措手不及,可殺敵一萬必然會自損三千。所以!死傷了一千多人。
從北門走,是很容易遇上信邑或者信陵君的軍隊。他們是從北門來的,也只能從北門走。
往東或者南,是楚國地界。他剛剛打敗了楚國,楚國人正愁找不到報仇的機會。
往西或者南,是韓國地界。韓國是個小國、弱國,不敢招惹秦國。所以!白起選擇了走西門。
信邑和信陵君堵北門還有一個理由,那就是:北門是他回秦國的必經之地。還有就是!可以與南下的魏冉會合。
所以!信邑和信陵君絕對選擇堵北門外的路。你要是走北門,那麼!你就正好進入別人佈下的口袋陣。他就三千多人,哪裡能夠跟信邑或者信陵君的人打正面戰。
“戰車!戰馬!去!把彭漁將軍一家人接過來!”
見彭漁的孃親胡氏死了,被彭舟抱了出來。白起不知道胡氏是怎麼死的,所以也不敢上前。為了讓彭漁快速撤出大梁城,他只得安排戰車、戰馬上前。
兵士們趕緊趕來一輛戰車、兩匹馬過來,接彭漁、彭舟。
彭舟爬到戰車上,坐到戰車裡再把孃親的屍體抱在懷裡。
彭漁騎上一匹戰馬,手提著刀跟在戰車的後面。
“往北門!”見兵士把戰車往西門趕,彭漁喝止道。
“回彭將軍的話!白將軍說!我們往西撤!”趕戰車的車伕說道。
“讓你往北門就往北門!”彭漁駕馬來到前面攔住戰車,並且舉起手中的刀。
車伕見狀,只得轉頭往北門走。
他是魏王答應放出來的人,所以!魏國不會攔他。再則!信邑的軍隊是他老丈人的軍隊,手下人都是知道他的。所以!沒有人敢攔他。
還有!信陵君魏無忌要是攔他,他正好可以殺了這個傢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