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行出發前,李諾算過一筆賬。
他現在一共有五座島嶼。
1號雪山島嶼,以及四座小型島嶼。
他打算提供這四座小型島嶼的非金屬礦石分佈圖,向深海分院證明自己的勘探能力。
完整解構這四座小型島嶼,一共需要約45億精力值。
按照李諾的經驗:
他不用真的準備45億精力值,來解構小島。
在解鎖了“小型島嶼”的標準化面板資訊之後,再去解構同型別的島嶼,解構消耗量將會極大幅度的降低。
李諾尋思,他大概準備個22.5億到36億的樣子,就能把四座小島的礦石分佈狀況摸清楚了。
這四座小型島嶼上已被探明的礦石資源,早就被迪克拉·費根那傢伙給開採光了。
這意味著,李諾能透過解構術得到的礦石分佈狀況,應該全是未被龐古拉家族探明的礦脈。
甭管李諾最終向深海分院提供多少礦脈的情報,都足以證明自己的勘探能力了。
那怎麼在五天內湊夠至少22.5億精力值呢。
李諾的答案是,狠狠地幹。
只要幹不死,就往死裡幹。
修煉「深海之鱗」冥想法,可以加速吸收海水的腐蝕性,每小時提高海域的解構完成度0.1%。
1000個小時才能被動解構一片海域,這怎麼能行。
李諾決定採取更激進的策略。
策略一:
用呼吸法吸收深海魔力。
李諾掌握「魔力肺腑」之後,試驗了一下用「平靜呼吸法」吸收深海魔力的效果。
目前來說:
每小時吸收的魔力點數=「平靜呼吸法」的等級*10*環境加成。
並且,每吸收一小時深海魔力,海域的解構完成度額外提高0.1%。
這一策略非常安全。
除了吸收和儲存魔力需要耗費精力值以外,沒有任何代價與負面效果。
但解構完成度的提升速度,仍舊不能滿足李諾的需求。
所以就有了策略二和策略三,它們分別是:
吞嚥海水與承受水壓。
這兩種方式,李諾也試驗過了。
怎麼說呢…
海水很難喝,對身體的損傷肉眼可見,水壓更是會讓全身的骨頭咔咔作響,接近斷裂。
但是,被動解構的效果十分出色。
吞嚥海水,每10分鐘提升0.1%解構完成度。
承受水壓的效果與此相當。
這兩樣事情能同時進行,合計每10分鐘提高0.2%完成度,也就是每小時1.2%。
但考慮到自己的膀胱不是不鏽鋼的,它也不像魔法口袋那樣容量巨大,李諾大部分時候只會承受水壓,而非吞嚥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