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五點鐘。
玉華分局會議室。
主持會議的是分局副局長戴明涵。
戴明涵看了看手錶,“時間差不多了,開會吧,還有誰沒到?”
韓彬掃了一眼會議室,“李輝和魏子墨還帶著人在外面調查,看這樣子估計是回不來了。戴局,要不咱們先開會。”
“那就不等了,我倒期待他們調查完,能帶回來什麼好訊息。”戴明涵說完,話鋒一轉,“韓隊,說一下案件調查的進展。”
韓彬整理了一下思緒,“我讓人核實了一下洪建英的不在場證明,宋博晨出事的那天,他的確在榮鼎花園小區,有人證、有監控,他沒有作案時間。另外,我對比了一下監控,他的體型和小丑相差太多,基本上可以排除他是小丑的可能。”
“不過,第一封恐嚇信是他寫的,第二封恐嚇信很可能也是他寫的,換句話說,他是有作案動機的,就算沒有直接作案,也不能完全排除涉案的可能。”
戴明涵想了想,“第二封恐嚇信沒有發現線索?”
韓彬答道,“沒有發現指紋和DNA,紙張和信封都是最常見的,無法追查源頭。”
戴明涵在本子上記了一下,對於洪建英這個人也有了大致的印象,有明確作案動機,並且發過恐嚇信,雖然沒有直接證據證明他和案件有關,但無法完全排除作案嫌疑。
不過,考慮到洪建英主動自首的情況,他的證詞也多了幾分可信度。
韓彬清了清喉嚨,繼續說,“除了洪建英之外,昨天還傳喚張莉做了補充筆錄。宋博晨死之前,就有跟張莉分手的打算,並且已經一腳踏兩船了。但是張莉聲稱並不知情,而且還想挽回對方。”
“如果張莉說的是真的,那麼張莉的作案動機不足。如果張莉已經知道了這件事,那麼,她顯然有著明確的作案動機。”
“不過,目前並沒有發現張莉和案件有直接的關係,我們也查過了榮鼎花園小區的監控,9月6號到9月11號之間,她沒有去過榮鼎花園小區。可以排除她投遞恐嚇信的嫌疑。”
“當然,還不能完全排除她的涉案嫌疑。”
無論是洪建英還是張莉,都不是直接作案的小丑,但不代表他們沒有參與案件。
戴明涵問道,“那個‘趙哥’呢?”
韓彬指了指一旁的杜奇,“還是你跟戴局彙報吧。”
“是。”杜奇精神一振,有表現的機會,他自然不會錯過,“我們查了‘趙哥’使用的手機,並且跟幾個手機號的聯絡人取得了聯絡,同時,也給這些人做了筆錄。”
“這些人的確見過趙哥,跟趙哥有一定的來往,據一些聯絡人說‘趙哥’本名叫趙金來,但我們在公安系統裡查過,沒有找到與之相對應的身份資訊。”
“經過大量的筆錄證詞和多方分析,我們發現這些聲稱認識趙哥的人,根本不知道趙哥的身份,也無法說出趙哥的準確住址和工作單位,他們所謂的認識和了解,也只是從趙哥口中得知的,沒有任何官方的證明。”
“目前,瞭解到的情況只有這些。”
戴明涵沉吟了片刻,總結道,“也就是說,這應該是趙哥的‘工作’號,即便知道了這個手機號,也無法查出趙哥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