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彬從玉華分局驅車趕往青光鎮派出所。
一路上,韓彬發現越往城外走,戴口罩的人越少,尤其是到了村子裡,戴口罩的反而是少數人。
顯然野味費炎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但是,根據韓彬的瞭解,情況則是愈發嚴重,二組的一行人都戴著口罩,韓彬還戴了一個墨鏡,顯得更加帥氣。
四十分鐘後,韓彬等人趕到了青光鎮派出所,派出所的民警也都戴著口罩,而且是市局統一發放的。
民警要是先得了病,也談不上保護老百姓了。
青光鎮派出所負責接待韓彬等人的是派出所的警長,孫偉喜。
孫偉喜也戴著口罩,跟韓彬握了握手:“韓組長,特殊時期,口罩就不摘了,您別見怪。”
“怎麼會。”韓彬不以為意道。
“報案人已經到了派出所,我帶你們過去。”孫偉喜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報案人和失蹤的人是什麼關係?”
“是失蹤人的父親。”
在孫偉喜的帶領下,韓彬等人進了一間會議室。
說是會議室,其實就是一間平房,裡面擺放著一個長方形的桌子,放著幾個木椅,一臺飲水機,僅此而已。
木椅上做個一個老漢,看起來五十多歲,個子不高,有些黑,眉頭皺成了一個山字。
看到孫偉喜、韓彬等人進來,老漢趕忙站起身:“孫警官,我兒子找到了嗎?”
“暫時還沒有,老譚,這是玉華分局刑偵隊的同志,現在由他們負責你兒子的案子。”
“誒呦,是刑偵隊的同志,你們好。”譚老漢趕忙起身,要跟韓彬握手。
韓彬擺了擺手:“你坐,不用客氣,我想問你幾個問題。”
“您說。”
“你叫什麼名字?”
“我叫譚建國,我兒子叫譚谷友。”
“你兒子的具體失蹤時間?”
“1月22號下午三點。”
“你什麼時候報的案?”
譚建國回憶了一下:“我是1月23號傍晚報的案。”
“為什麼沒有及時報案,而是等了一天再報案?”
“他那天晚上給我發訊息,說去別人家喝酒了,我還以為他是心情不好喝酒耍牌去了,所以才沒有及時報警,昨天中午他還沒回家,我才著急了,跟親戚朋友們打聽了一下,也沒有找到人。”
“他為什麼心情不好?”韓彬追問。
“他和媳婦鬧彆扭,一直在分居,這不過年了嘛,兒媳婦也沒有回來的意思,擱誰心裡能舒服。”
“你兒子身上有什麼特徵嗎?”
“他肩膀上有道疤,是十幾歲的時候跟人打架弄傷的,同志,您問這個幹啥?”
譚建國反應的這一點,跟法醫吳霞描述的情況吻合,再加上其他的情況,基本上可以確定,死者很可能就是譚谷友。
韓彬試探道:“譚先生,您身體怎麼樣?”
“挺好的,怎麼了?”
“我接下來的訊息,可能不容易接受,希望您有個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