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東口。
鄭援朝家。
鄭援朝今年六十歲,一兒一女,正好湊成了一個好字。
鄭援朝的兒子已經結婚了,還給鄭援朝生了個孫子,一家人可以說是過的和和美美。
鄭援朝的兒子和兒媳都在琴島工作,之前還說要回來過年,結果昨晚打電話說不回來了,一是孩子小,家裡不如城裡暖和,怕小孩適應不了生病;再一個,村裡過年熱鬧,走動的人也多,不想找麻煩。
鄭援朝也能理解,但是,心裡還是有些不得勁。
在鄭援朝看來,過年就是全家團聚的日子,你平常工作忙、有事回不了就算了,這都過年了,再不聚一聚,啥時候聚。
農村冷,啥病毒也得凍死,能有啥事。
說白了,鄭援朝還是想兒子,想孫子,他這麼大歲數了,過的是啥,不就是過人嘛。
這下可好,人家在城裡的小家過年了,就剩下老兩口和一個女兒,三人過有啥意思?
過個球。
“大伯,您看這兩個小燈籠,我給您掛院裡咋樣?”說話的是一個二十多歲的青年。
鄭援朝的女兒叫鄭香香,過了年,也就23歲了,也到了說親的年齡。
前段時間,鄭援朝的女兒回來,有人介紹了一個物件,是鄰村的小夥子陳立勝。
小夥子長得挺精神,個頭也不小,嘴也靈,見人就叫,鄭香香對他的印象還不錯,昨天兩人還去琴島市玩了一趟。
一想起這個,鄭援朝心裡更不得勁,女兒跟著人家小夥子往城裡跑,啥也不怕。
自己兒子跟著兒媳婦在城裡,啥也怕,連家也不敢回。
這叫什麼事?
不能細想,不然心裡更不得勁。
不過,鄭援朝發現女兒昨天回來之後,似乎變的有些沉默寡言,提起陳立勝也沒之前那麼熱情了。
這不,今天下午剛吃了中飯,陳立勝就跑到了鄭家,忙前忙後,比親兒子勤快多了。
鄭援朝也不傻,結婚前是一回事,結婚後又是另一回事。
自己當年不也這樣嘛。
不過,鄭援朝有一點對陳立勝還是很滿意的,那就是家比較近,以後,女兒回家也方便。
亂七八糟的想法一閃而過,鄭援朝指著南屋:“這燈籠就掛在南屋吧,上廁所的時候也亮一點。”
陳立勝痛快的答應了:“行,我去搬梯子。”
“香香,別老看手機,去給小陳搭把手。”鄭援朝對著一旁的女兒喊道。
鄭香香扁了扁嘴:“那麼高,我又掛不上。”
“掛不上,你不會幫忙扶著梯子。”
“大伯,沒事,讓香香歇著吧,我一個人能行。”陳立勝憨笑了一聲。
“咣咣……”就在此時,外面的大門響了。
“誰呀?”
“陳立勝在這嗎?”外面傳來一個男子的聲音。
陳立勝愣了一下:“好像是我姐夫。”
鄭香香皺了皺眉,小聲道:“你姐夫不會知道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