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輝掰著手指說道:“兩個嫌疑人一個叫顧玉文,一個叫薛夢嬌,名字沒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年齡和氣質也差的多;一個住在玉華區,一個住在萊平市,作案的地點也不同。除了作案手法相似之外,沒覺得有太多的共同點。”
“兇手都選擇在下雪天作案,而且還將死者藏在雪人裡,這裡面有什麼特殊的意義?”田麗問道。
韓彬皺眉思索了片刻,這些問題他也答不上來:“光憑卷宗上的資料,很難深入的瞭解雪人案,還得去萊平市實際調查一番。”
“組長,這個案子都過去一年了,咱們就算去了萊平市,恐怕也很難獲得什麼線索。”田麗道。
“咱們去萊平市,主要是見一下受害人的家屬,從他們那裡瞭解雪人案第一個死者的情況。現在雪人案不再是單獨的案件,出現了第二個死者,一旦某些資訊和線索重合,很可能就會成為案件的突破口。”韓彬道。
趙明鬼使神差的問道:“彬哥,你說兇手還會不會繼續殺人?”
韓彬沒有回答,因為他們對於兇手,還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不知道他的作案動機,自然不知道他的殺人目的,也無法得知還有沒有下一個目標。
接下來,李輝三人開始檢視奧迪車附近的監控,尋找兇手的蹤跡。
韓彬則是繼續研究雪人案的資料。
只有將兩個案件都瞭解透了,才能找到其中的共同點。
下午六點多,杜奇和孫曉鵬回來了。
兩人一副風塵僕僕的模樣,孫曉鵬摘下了圍巾,搓著手。
杜奇將公文包放到了桌子上:“凍死了,這鬼天氣,比前兩天下雪都冷了。”
李輝笑了笑:“老話說得好,化雪比下雪冷,可不是白說的。”
“辛苦了,趕緊坐下來暖和暖和。”韓彬道。
杜奇接了一杯熱水,捧在手裡:“組長,我們查了那輛白色奧迪車的行駛軌跡。”
“有什麼發現?”
“1月17號,也就是前天上午十點,那輛白色的奧迪車從時代小區(林月嬌家)離開,當時開車的人正是薛夢嬌,之後奧迪車去了藍鯨廣場,下午四點離開了藍鯨廣場,這個時候開車的依舊是薛夢嬌,四點三十分鐘到了石棉小區。”杜奇頓了頓,繼續說道:
“下午五點,白色奧迪車離開了石棉小區,這時候開車的人就變了,變成了那個戴著連衣帽、墨鏡、口罩的人,去了雁西路和秦嶺街附近,那一片地方位置比較偏僻,停了將近六個小時左右,直到晚上十二點多開到了案發現場。”
“也就是說1月17號下午四點三十五之前薛夢嬌還沒有遇害,他遇害的地點應該是在雁西路和秦嶺街附近。”李輝順勢分析。
“我們去那看過,停車的地方很偏,那附近是一片荒地,晚上基本上沒什麼人,周圍沒有監控。”杜奇說道。
“有沒有什麼發現?”
杜奇搖了搖頭:“沒有。”
“要我說,真正的殺人現場是在車裡,即便車停在那個地方,兇手也沒有下車的必要。”李輝道。
“那薛夢嬌去石棉小區做什麼?”趙明追問。
“不清楚,不過,根據GPS顯示,她經常會開車去石棉小區。”
“我倒是覺得,有必要去石棉小區一趟,死者應該是在那裡被制服的。”韓彬分析。
“我贊成彬哥的說法,石棉小區我知道,那是一個老舊的小區,雖然居住環境一般,不過人口比較密集,如果雙方真的發生了衝突,很可能被那裡的居民看到。”孫曉鵬表示贊同。
李輝開始翻閱筆記本:“我記得之前跟林月嬌做筆錄,她說前天下午五點多薛夢嬌發過微信,原話是‘我去我爸那住幾天’,而根據咱們的推測,薛夢嬌五點之前應該就被兇手控制住了,那個微信很可能是兇手發的。”
“我去我爸那住幾天。”田麗嘀咕了一句,分析道:“能說出這番話,證明這個兇手對死者的家庭狀況有一定了解,很可能是熟人作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