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局在去年冬天,獲得遼東戰役的大勝後。迅速組建了五千正規騎兵。大大地提升了遼東局民眾的信心。遼東局上下眾志成城。使得快速拓展的遼東局穩如磐石。
遼東局的農業自然不成問題。大量肥沃的土地上,原先都只是粗耕。現在有遼東局製造的先進的農具,和大量原先的漢奴。加上李淼推廣的優質種子。
遼東局必將成為,李淼勢力的糧倉。今年的遼東局,還種植了大量的大豆。大豆的營養價值奇高,有利於改善遼東局民眾的體質。陵堡的護衛們肯定是優先享用。
護衛們才是遼東局未來穩定的保證。練武之人自然離不開營養。他們肉禽蛋常年不缺,這也早就成為了李淼勢力的傳統。至於藥膳、甚至大力丸不是一般護衛能享用的。
近六十萬原漢奴早已歸心,其中有十多萬青壯,成為了遼東局的護衛。也是遼東局的中流砥柱。他們待遇優厚,常年習武。武力值每時每刻都在增長。
從事農耕的大量原漢奴,也過上了原來,想都不敢想的幸福生活。雖然比不上護衛們,但這些護衛們,也是出自這些家庭。
如果再讓他們回到從前,過上被女真人擄獄的生活。他們肯定死也不會答應。再加上這些護衛們,今年可是作為觀摩團成員,親眼目睹了女真人的覆滅。
女真人萬人不可敵的神話,在他們心目中轟然倒塌。更堅定了他們捍衛勝利果實的決心。
看到今年參加戰鬥的護衛們,一個個賺得盤滿缽滿。有的甚至還因功績點,獲得了寸勁等絕技。這些練著截拳道的護衛們,巴不得女真人早些來送人頭。
遼東局的水泥廠、鋼鐵廠,在大量礦奴的加入後,得到了迅猛的發展。老廠在滿負荷生產,新廠在不斷地投入生產。
生產的大量的水泥、先進的農具。不斷地改善遼東局的交通狀況。和提高農民的勞動效率。甚至在陵堡的關鍵部位,還新增了鋼材。使得陵堡比以前更加牢固。
還有大量剩餘的水泥、優質農具。開始透過海運,運送至大鄭朝的南北方。優質農具可以提高農民的勞動效率。間接提高糧食產量,改善農民的生活。
李淼因此還獲得了一波氣運。鋼鐵廠生產出大量的鋼鐵。能用於兵器製造的精鐵,只佔少數。大量的鋼鐵目前只能製造農具。也算是一舉二得。
隨著大量的水泥流入大鄭朝,這些水泥可不便宜。從遼東局海運到大鄭朝,光運費就不是小數目。但還是深受大家喜愛。關鍵是使用方便。結實耐用!
首先是順風運輸鏢局帶了個好頭。田莊門前的道路,還有田莊內的院子,率先使用水泥,結果效果槓槓的。廣告效應自然很好。
接下來,很多大戶人家,拿水泥來硬化路面、曬場。方便還耐用。很受大家歡迎。很快官府也開始效仿。很多城鎮的主要道路,開始使用水泥修補。
隨著水泥在大鄭朝逐步推廣,漸漸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本來水泥的製造,說白了並不難。但卻需要大量的人手。
在這個沒有機械的年代,想把石頭碾磨成粉。註定需要的人手眾多。遼東局現在有三萬多戰奴,本就遠離大鄭朝,也不會觸動朝廷的神經。
所以水泥暫時還不會在大鄭朝生產。於是,就註定了水泥的價格,暫時還便宜不下來。離進入普通百姓家的目標,還有不小的差距。
在遼東局,隨著水泥的需求大增,還延伸出了造紙廠。就是生產水泥包裝的紙袋子廠。畢竟水泥容易受潮,不易儲存。原先使用草袋子,顯然已經不合適了。
隨著遼東局工業的崛起,需要的礦奴也是越來越多。於是與南方局不謀而合。去年李淼為南方局,制定了海島戰略。
南方局雖然在盡力執行,但效果甚微。畢竟當時南方局的武力值有限,只能挑啃得動的海島佔領。相反那些地理位置險要,自然環境好的海島。南方局也只能望島興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