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淼一行來到玄真觀。妙玉過上了夢寐以求的,神仙道侶般的生活。這是妙玉一直嚮往的生活。跟著自己的道侶,逍遙山林間。
妙玉自小就生活在道館裡。一來到玄真觀,就如魚得水。很快適應了這裡的生活。
道觀與寺廟有著本質上的區別。主要還是因為信仰的差異而造成的。作為大鄭朝最大的二大宗教道教、佛教。教義決定它們的一切。
寺廟作為佛教聖地,講究的是普度眾生。信眾自然是多多益善。香火鼎盛才是寺廟最終的最終目標。
當然香火鼎盛也意味著,寺廟財源廣進的意思。信眾們燒香拜佛,求的是世俗間的平安富貴。
佛教更多的是修來生。很多貧苦大眾,眼看著今生富貴無望,只能寄希望於來生了。
所以佛教的信眾,以廣大受苦受難的大眾為主。過得越不如意,也就越寄希望於來生。越是艱苦的歲月,信眾也就越多了。
道教的教眾就要小眾得多。在這個飯都吃不飽的年代。追求長生,多少有些好高騖遠了。
但富貴人家、特別是帝皇們,還都是注重養生的。甚至追求長生不老的帝皇,也屢見不鮮。那道家的養生、修煉之道,就是他們不二的選擇。
所以道家則注重清靜無為,注重養生之道。道家修的是長生。所以道觀一般也都是,適合修身養性的清靜之地。
玄真觀則要添上個更字。原先賈敬期間,玄真觀就是作為賈敬的避世之地。玄真觀的所有開銷,都是由寧國府供給的。根本無需自己經營。
絕大多數道觀為了維持生計,道士們也會下山做些法事。玄真觀就不存在這個問題。周圍上千畝土地的收入,足以維持玄真觀的生計。
更不用說這幾年妙玉的嫁妝,早就翻了幾番了。根本就無需為生計操心。
妙玉來到玄真觀後,作為玄真觀的主持。無論是心境,還是悟道境界,都開始進入了飛速提升階段。
李淼心說果然。照此發展下去,妙玉的悟道境界,快速突破天道境也不是不可能。
顯然李淼以前,還是小瞧了妙玉。妙玉是自己就能夠,進入悟道境界的。屬於數百年一遇的存在。悟性果然不是常人可以相比的。
原先妙玉就是在道家方面入道的。住進玄真觀後,好像是找到了歸宿。又有李淼這位“道侶”陪在身邊。悟道境界想不突飛猛進都難。
李淼一連陪了妙玉好幾日。透過雙修,也跟著妙玉一道獲益匪淺。李淼在道家方面的素養,也猛然提升了一大截。
李淼也知道,自己悠閒的日子不多了。低調顯然是行不通的。所以也異常珍惜當下的時光。
直到數日後,妙玉的悟道境界漸漸穩定下來。此時妙玉的悟道境界,距離天道境僅有一步之遙。隨時都可能突破。
李淼也知道,天道境可不是這麼好突破的。咫尺天涯啊!就這臨門一腳,妙玉可能一輩子都跨不過去。
李淼此時有些明悟。未來自己的女人,能跨入天道境的,肯定是寥寥無幾。如果有人能進入天道境,妙玉絕對是可能性最大的。
憑什麼?當然是憑妙玉的悟性。憑妙玉能夠自己進入悟道境。說明妙玉機緣、氣運、悟性等都不缺。
原來李淼一直以為。賈元春的悟道境界,未來會最高的。現在看來還是想當然了。賈元春消化完那次雙修的好處後,最多也就像妙玉現在這樣。
賈元春想直接進入天道境,也是不可能的。天道境是必須靠自己來領悟、突破的。別人根本就幫不上忙。
李淼雖然是天道境後期的高人。本想著提點妙玉一下。道可道,非常道。李淼也只能乾著急。不知該如何提點?根本就無從下手。
一味地雙修,妙玉其它方面的精益倒還不錯。特別是難得與李淼過二人世界,更是美得不要不要的。
但對妙玉悟道境界的突破,根本就沒有什麼作用。看來天道境界的突破,完全得靠自己的機緣、悟性。別人還真幫不上什麼忙啊!
妙玉也知道是怎麼回事。讓李淼放心。妙玉感覺到天道境在招手了。現在也就差一個契機。欲速則不達嘛!有李淼陪伴,天道境不著急的。
妙玉也知道,李淼在玄真觀待的時間不會太長。所以大部分時間,陪在李淼身邊。玄真觀的事務也不太上心。
玄真觀就像世外桃源一般。偶爾也會有客人光顧。畢竟客人們來玄真觀小住幾天,臨走時也會留下些香火錢。
玄真觀也無法拒絕。這也是各大道觀的規矩,妙玉當然也只能入鄉隨俗。但現在大多數來玄真觀的客人,還是以女客為主。
隨著妙玉接手了玄真觀以後。妙玉派來的嬤嬤開始管理玄真觀,以及周邊的田地。玄真觀中新增的道士,也都是女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