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陵堡內護衛的戰力不足二層時,才准許護衛們有組織撤退。試問不足二層護衛的戰力了,護衛們還有機會撤出陵堡嗎?
顯然有些不切實際。不過是給護衛們畫了塊餅而已。看得到,吃不著。
一旦搞不好,會令陵堡的護衛們譁變。還不如什麼都不做。個別護衛臨陣脫逃,也不是不可能。
並不是每名護衛,都十分看重自己的家族。再加上戰爭狀態下。護衛們的心態處在緊繃狀態。
在看不到生還可能的情況下,很容易崩潰的。而李淼的順風家法令給出的,卻是實實在在的希望。
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可操作性很強。讓護衛們看到了,實實在在的希望。
有了奔頭。某種程度上,提升了護衛們的求生慾望和士氣。人只有在看到希望的前提下,生活才有奔頭。
護衛們何嘗不是如此!李淼修改的順風家法令。是讓陵堡內的護衛們,在戰力不足五成時,就可以選擇有組織地撤退。
與遼東局高層制定的,二成戰力相比,根本就不是一個概念。李淼其實已經算過一筆賬。
就照每個陵堡,都折損五成護衛來算。遼東局的護衛就折損了五萬人了。
按照一比三的戰損來算。女真人的損失,就已經超過了十五萬人了。這次女真人總共才來了二十萬人。
除去運送糧草的民夫還有工匠。女真人可戰之人都不足十五萬吧!李淼就不信,女真人的主帥有這個魄力。
不管是誰,都不可能有如此魄力。關鍵是戰損比是一比三。哪個主帥能受得了?
除非完顏玉樹是瘋子!再說讓女真人的騎兵,成為大規模的進攻陵堡的炮灰。
估計就算主帥是瘋子,也不可能做到!這次李淼明顯犯了個嚴重的錯誤。
遼東局這麼大的問題,竟然都熟視無睹。幸好遼東局高層及時提醒。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李淼居然讓遼東局,近十萬名護衛處在絕望之中。而不自知!如果這個問題得不到解決,陵堡內的護衛要麼不出問題,要出就是大問題。
原先遼東局的戰略。就相當於讓陵堡內的護衛們,與陵堡共存亡!人在陣地在。
戰鬥到最後一人。永不言退!光憑陵堡內護衛們,為家眷而戰的信念夠嗎?
遼東局也好,李淼手下的其它勢力也罷。都是李淼憑藉利益,把大家聚集到一起的。
而且幾乎也只有利益可言,靠個人利益,加上家族利益以及牽絆。把眾人團結到一起。
現在想讓護衛們與陵堡共存亡,可能性有多大?在李淼想來,可能性幾乎為零。
為什麼?遼東局的護衛們沒有信仰。沒有與陵堡共存亡的信仰支撐。光憑利益的誘惑,還不足以支撐這種鋼鐵意志。
李淼也不奢望遼東局的護衛們,具有這種鋼鐵般的意志。有截拳道在,提升武力值相對容易一些。
意志的提升,可就不那麼簡單了。反正到目前為止,李淼也沒有太好的辦法。
原先的遼東局護衛們,身上的死氣居多。幾乎都做好了死亡的準備。接到順風家法令後,一股股勃勃生氣,在護衛們的身上冉冉升起。
讓陵堡內護衛們士氣大增。就連遠方的女真人統領完顏玉樹,都下意識感到一陣心悸。
手中的酒杯差點脫手。酒水撒了一地。完顏玉樹還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
只知道這仗肯定是不好打了。書房內,李淼把加蓋了順風家法印信的,順風家法令交給汪永貴時,讓汪永貴驚出了一身冷汗。
汪永貴甚至都不敢看李淼的眼睛。這可是遼東局高層聯名的決議。換句話說,這是整個遼東局高層的聯名上書。
換成李淼是皇帝的話。這就是遼東局高層的集體逼宮。對於上位者來說,最忌諱的莫過於此。
遼東局高層單獨給李淼上書,難道就不好嗎?作為遼東局高層,難道他們認為那樣做,分量還不夠嗎?
所以遼東局高層選擇了,更為激進、粗暴的手段。聯名上書。畢竟事態緊急,容不得遼東局高層多想。
李淼當然理解,遼東局高層的想法。一人智短,眾人智長。李淼還就怕沒人給他提意見。
讓他矇蔽視聽。眾人能夠經常發表一些不同意見,對李淼來說倒是好事。
李淼的思想受後世的影響。對手下的高層,有些民主的意識。抱著歡迎的態度。
社會總歸要進步,一言堂是很容易犯大錯誤的。就像這次遼東局護衛的事,就差點鑄成大錯。
李淼要是把自己的想法。說給手下一眾高層聽,肯定也沒人會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