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李守中認為最安全的地方。不用擔心隔牆有耳。李守中沒等李淼開口,就直接說道。“現在龍體欠安,只能......”
說到這裡,李守中沒有繼續往下說。用右手食指比畫了一下。
可能是擔心李淼聽不懂,李守中繼續說道。“只能動一下.....”李守中再次用右手食指比畫了一下。
李淼大驚,已經這麼嚴重了嗎?“四皇子......”
“內閣連我在內五位閣臣,有兩位已經歸還了部分欠銀。”李守中沒有正面回答李淼的問題。
李淼看來,讓閣臣主動歸還部分欠銀。這雖然不是直接站隊,但無疑表達了對四皇子的認可。最起碼錶示了,對四皇子近來工作的支援!
兩位閣臣歸還戶部部分欠銀。別看不過是意思一下,但這就是態度。加上李淼知道,恩師李守中就不欠戶部銀子。
看來四皇子是得到皇上認可的。最起碼皇上病重前是認可的。李淼估計不錯的話,皇上肯定封立四皇子為太子的聖旨,都準備好了。
不然那二位閣臣,又何須主動歸還部分戶部欠銀。無非是早就知道了,四皇子被冊封為太子的訊息。做個順水人情罷了。
讓閣臣們主動站隊,四皇子還不具備這個實力。
接下來,李淼師徒兩人在書房臥室內,打了半天的啞謎。李淼也沒辦法,總不能告訴恩師,不用擔心,有我在呢!也只能隨了李守中的意。
李淼也終於聽明白了,恩師想表達的內容。
皇上是在三天前,接到了錦州總兵田永剛的急報。然後在於內閣緊急商議時,突發重症。
皇上現在應該是有知覺的,但渾身上下也就右手食指能動。
當時內閣閣臣的意見是,公佈四皇子太子身份。讓四皇子主持朝政,反正四皇子立為太子的聖旨,早就擬好了。只是一直沒有公佈罷了。
皇上聽了內閣的意見,右手食指就是不動。可能皇上受夠了,天有兩日的痛。不想在他與四皇子身上再出現。
也可能是皇上覺得,他還有康復的希望。說白了就是皇上還不想放權。再次說明了權力的重要性。
皇上肚子裡的蛔蟲戴權,顯然也不想讓四皇子主持朝政。於是,說出了皇上的心裡話。
讓內閣暫時處理朝政,重大的事務需皇上右手食指認可。戴權的提議,隨即得到了皇上食指的積極認可。
好在這幾天也沒有什麼大事,一般事務都是內閣在處理。
這顯然不是長久之計。所以內閣已經有兩位閣臣,主動償還了部分戶部欠銀。擁立太子主持朝政之意,不言而喻。
還有就是每週一次的大朝會怎麼辦?皇上的病情,現在的太醫們是束手無策。一個個只會搖頭。就是李守中也是傾向於,四皇子主持朝政。
顯然國不可一日無君。現在的錦州軍情反而被擱置了。
但內閣顯然也不可能是一條心。內閣次輔張永恆偏向於立大皇子。大皇子雖然母族不顯。但為人厚重,又是皇長子。顯然有這種想法的人不少。
皇上總共有四位成年皇子,現在四皇子佔據明顯的優勢。如果不是戴權效忠皇上,四皇子繼承大統,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現在的戴權擁有很大的話語權。他畢竟是皇上肚子裡的蛔蟲嘛!
李守中只在乎朝局穩定。所以內心還是傾向於擁立四皇子。但李守中也不會直接站隊。
到了閣臣這個階別的官員,一般很少直接站隊。除非是特殊情況。
李守中最擔心的還是錦州軍情,顯然女真人是準備拿下錦州城了。
錦州總兵田永剛是太上皇時期的老臣。精通兵略、英勇善戰。因功升至錦州總兵也有十多年了。侯爵爵位也是真刀真槍幹出來的。
田永剛在錦州擁有十萬兵馬。他的軍餉,就是朝中官員再貪婪,也沒人敢動分毫。大家都知道錦州城對大鄭朝的意義。
就是皇上上位後,也必須得籠絡住田永剛。這麼多年來,錦州城加上山海關每年的軍餉開支,都相當於朝廷總開支的近半。
但朝廷也不敢削弱半分,實在是錦州城,乃至山海關太重要了。
山海關主要依託錦州城的牽制。所以只要錦州城不失,山海關就穩如泰山。山海關總兵吳應熊是皇上的嫡系,手握五萬兵馬。
吳應熊手下,除五千親兵還算有點戰力。其它四萬五千兵馬,不過是個數字。空餉就佔了一半還多。
剩下不到一半兵馬,也是勉強吃飽飯就算不錯的,湊數字的兵馬。戰力就更不用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