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淼本想著再說一些細節問題,比如這次給史家的彩禮五萬兩銀子。史鼎應該會滿意的。史湘雲本來給個妾室名分就夠了。
畢竟史湘雲已經是二婚了嘛!史鼎能不高興嗎?
結果史湘雲不想再聽李淼絮絮叨叨的。已經感激滿滿的了。李淼也只能被動地承受著史湘雲的熱情。兩人很快就進入了雙修狀態。
兩人陰陽交泰後,史湘雲熱情似火,仍不罷休。李淼想著,自己是不是做得太好了呢?於是,兩人一夜盡歡。
第二天吃過早飯,李淼收到了河南總督劉文俊的禮物,侍女劉芸。李淼本想著直接退了回去,自己好色的名聲,難道已經傳到了河南了嗎?
李淼神醫的手段,劉文俊已經見識了。他怎麼會放過這麼好的機會。人吃五穀雜糧,又怎麼可能不生病?
特別是像劉文俊這樣,長期被病魔折磨過的人,更清楚李淼的可貴。
李淼也好奇。劉文俊究竟送來的,是什麼樣的侍女?應該是不錯的,不然那就不是交好李淼了。於是,李淼還是決定見一面。
劉文俊可是一位手握重權的地方大員。救災期間,李淼也不想為這點小事,駁了劉文俊的面子。
當李淼看到侍女劉芸時,說實話,長得也就是還可以。但透過簡單的問訊後,覺得侍女劉芸還不錯。很內秀,知書達理,氣質絕佳。
劉芸有別於一般的侍女。一副大家閨秀的風範。
於是,李淼收下了劉芸的身契。正好李淼身邊還缺一位侍女。劉芸倒是很對自己的胃口。不妨留下一試。
合用就留在身邊,不成也可以留給李府的其她女人。
再說這次賑災成功,自己肯定也會招人嫉妒,甚至攻訐。還不如把好色的名聲發揚光大。也算是自汙吧!
接下來,劉芸的表現,中規中矩。李淼用得還算趁手。劉芸對尤三姐、史湘雲始終不即不離。
劉芸沒有半點討好她們的意思,只是做好自己份內的事。讓李淼看到了不同於秋生、香菱的侍女。
以前秋生、香菱做貼身侍女的時候,也總是會交好李府的妻妾們。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以後一旦成為妾室後,還不是要落到她們手裡。
她們不過是提前搞好關係罷了。人都有趨利性。這也無可厚非。
李淼開始對劉芸興趣大增。日久見人心,李淼打算長期考察一番。如果真的對自己的胃口,留下做貼身侍女也不是不可以。
李淼當然不會擔心內奸,連一個身契在手的侍女都擺不平。那還能成什麼大事!
隨著時間的推移,商丘城外的難民越來越少。大量的難民被遷移到山東境內的田莊,商丘城外的難民總數,已經不足三萬人了。
留下的災民,也大多是孤男寡女。老幼都有。他們在災難中失去了所有的親人,也是最需要時間來撫慰心靈的。只能暫時留在城外。
凡是仍然構成家庭的難民,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好管理的。有了家庭的牽絆,他們有親人要照顧,或者有親人照顧。
就是在災難中失去了親人,他們也會很快從悲痛中走出來。
這批有家庭的難民,人數也佔絕大多數。最先陸續被遷移到山東一帶的田莊。以後也會最早踏上移民的征程。
留下的徹底失去親人的災民,相互抱團取暖。也有相互看對眼的,重新組成家庭。順風運輸鏢局對此,也是持歡迎的態度。
不過這樣的情況還是很少,畢竟心理素質好的還是佔少數。覺得多數災民,還沒這麼容易走出陰影!
這次賑災效率很高,半個月左右的時間。留在山東境內的災民,已經不足半數。
大多數難民,在順風運輸鏢局的主持下,陸續進入了山東、淮北的田莊,進行休整。
賑災的第一階段工作,已經取得了圓滿成功。災民們情緒穩定,救災物資也很充足。疫情的控制也相當到位。
除了少量的災民出現了病疫,也得到了及時的隔離、治療。
不過在災區普通民眾的區域,爆發的疫情就大得多。那些官員可不是順風運輸鏢局。發現疫情大面積爆發,才想起欽差大人的囑咐。
好在李淼給的藥方也的確給力。很快就也抑制住了疫情的爆發。李淼的神醫之名也伴隨著,板藍根一起揚名災區。
甚至還在向著整個大鄭朝蔓延。板藍根簡直就成了治百病的良方。
這個藥方的確太好用了,不但對疫情有效。其它小毛小病,也基本是藥到病除。就是不能痊癒,對病情也都大有幫助。
再加上藥方成本低廉,普通百姓也能吃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