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淼憑著後世的記憶,知道東南亞一帶的漢人,還是比較多的。
這些身處異國的漢人,在異國憑著漢人的勤勞智慧,很多漢人都擁有不菲的財富。
但這些漢人,卻沒有與其匹配的實力守護。這些漢人經常成為異國人,掠奪和屠殺的物件。他們迫切需要強大的勢力庇護。
就是不知道這一世,東南亞地區的漢人還多不多?
這次派遣的三千名護衛,會在當地發展自己的勢力。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來壯大自己。
東南亞地區的漢人,當然是首選。一旦護衛們遇到阻力,遠航艦隊將提供必要的支援。就是為此損失一些氣運,李淼也在所不惜。
這也是李淼不敢徹底佔領,這些重要港口的原因。氣運損失不起啊!
等這幫護衛站住腳跟後。李淼還會考慮,針對薄弱環節,進行適量移民。以壯大實力。
不過想要組織如此多的海貿物資,還需要一段的時間。估計夠南方局忙一陣子的了。
大鄭朝對外的貿易物資,主要是絲綢、布匹、陶瓷、茶葉等。
南方地區的海貿物資,又要漲價了。李淼的這次遠洋海貿,也會帶動南方經濟的快速發展。就是不知李淼這次,能獲得多少氣運加持。
只要能抵消佔領那些沿途港口,所損失掉的氣運就謝天謝地了。
目前臺灣島的茶葉產量很高,而且品質也相當不錯。臺灣島的陶瓷廠,已經能生產出品質不錯的陶器。但產量還沒有跟上來。
至於絲綢產業,可不是一早一夕的事。臺灣島也沒在這方面下工夫。絲綢產業向來是江南的天下。
江南不但桑樹成林,而且織女隊伍也很了得。幾乎家家戶戶都在紡紗織布。
李淼正在考慮利用水力,改進織布工藝的利弊。
李淼雖然只是提供一個方向,但相信優秀的工匠們,很快就能逐步完善起來。不過是一層窗戶紙而已。
這也是若干年後,工業化程序必要的過程。但對傳統的手工紡織行業,絕對是致命的打擊。
對許多依靠手工紡織過活的織女們,就相當於斷了她們的財路。李淼權衡利弊,一時拿不定主意。
很快李淼喊來汪永貴。當汪管家看到,李淼書桌上的世界地圖時,直接驚呆了。這世界居然這麼大,是真的嗎?原來大鄭朝也不是很大嘛!
隨著李淼介紹這次龐大的遠航貿易,汪永貴頓時有些想不通了。現在東主連大鄭朝都沒拿下呢?就想著開疆掠土了。
不過汪永貴仔細一琢磨,也對啊!不就是開闢新的遠洋海貿嘛!這麼多三帆大海船閒著也是閒著。
既能創造效益,又能鍛鍊他們的遠洋能力。一舉兩得嘛!
汪永貴可不知道海洋時代,是什麼東西。他只知道遠洋海貿,肯定賺銀子不少。李淼雖然不缺銀子,但誰也不會嫌銀子多啊!
有了銀子不就可以辦更多的事了嘛!接下來書房內,李淼與汪永貴兩人,在不斷地完善細節。
最後問題的關鍵,到了這三千名移民護衛的身上。護衛們有家眷牽扯,暫時忠心沒有問題。為什麼說暫時呢?
因為家眷不跟著一起過去。這些年輕的護衛,難道不會重新組織家庭嗎?就算娶妻不行,納妾總可以吧。
至於那些沒有娶妻的護衛們,就更不用說了。所以只是暫時受家庭影響。
以後呢?十幾、幾十年後呢?最後李淼拍板,等這些護衛站穩腳跟後,他們的家眷,也會隨後前往與他們團聚。
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施恩到底!
李淼反正已經做到仁至義盡了。再說只要李淼的勢力,還能稱霸一方。這些護衛們想要有二心,也必須要掂量。
就算最後李淼的勢力,對他們失去了掌控。那說明李淼的勢力,也已經徹底沒落了。但最起碼他們還是漢人。
總比把這些重要港口,被西方人掌控要強。最起碼還有一份香火情在。
汪永貴跟了李淼這麼些年,也是成長頗多。最佩服的,也就是李淼的大氣。小手一揮,三千名護衛,以及他們的家眷的命運就這麼定了。
這可是一萬多人啊!要知道在大鄭朝,能擁有這樣一萬多人的家族,都可以算是超級家族了。
特別是擁有這些三千戰力不凡的護衛,在大鄭朝絕對可以橫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