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淼現在完全明白了賈珍的意思。李淼內心也是一千個願意。但李淼內心雖然情願,卻是在不為人知的情況下,神不知鬼不覺。像現在這種情況,李淼一萬個不願意。
“珍大哥,府裡有什麼事,儘管可以來找我。告辭了”。不等賈珍開口,李淼趕緊離開。說實話,就算李淼願意,自從築基後,對自己的女人,種子都時靈時不靈。
李淼回到自己的書房陷入沉思。賈珍像是抓住了自己這根救命稻草,也不管自己是不是金壇悟道書生,就把寧國府的隱私和盤托出。
隨著賈敬的離世,修真功法已經失去了蹤跡。也註定有許多不為人知的隱私,隨著賈敬一起埋葬在漫長的歷史中。就比如說秦可卿的來歷,絕對不止孤兒這麼簡單。
這一切很重要,但又不重要。現在李淼知道了,自己與榮寧二府因果牽連頗深。改變榮寧二府被抄家流放的命運。成為了當務之急。
特別是寧國府首當其衝。雖然皇上暫時還不會對寧國府出手,但照這麼發展下去,寧國府離抄家滅族不遠了。現在的寧國府名聲狼藉,輿論本身就是把殺人不見血的刀。
李淼知道如果自己再不出手干預,寧國府最終的命運就早已註定。好在李淼現在的小茶館,就有著引導輿論的功能。
李淼也沒想著,把寧國府的名聲塑造得太好。只要馬馬馬虎虎即可。在汪管家的安排下,很快寧國府在京城的名聲好了許多。
最起碼不再是老子爬灰,兒子忤逆了。只是賈珍、賈蓉父子仍舊是一對混吃等死的紈絝。
寧國府也不再是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輿論永遠追求新、奇、怪這些玩意。混吃等死的紈絝父子根本就排不上號。於是,寧國府不再處於輿論的風口浪尖。漸漸地歸於平靜。
賈珍自從那次宴請之後,也沒再找過李淼。好像什麼事都沒有發生。賈珍、賈蓉父子依舊回到了原先的生活軌跡。過著混吃等死的日子。
很多生活習慣一旦養成,就很難再做出改變。
李淼回京已有近半月的時間了,除了偶爾去鴻臚寺點個名。大多時間還是宅在家裡。陪著自己的妻妾、兒女。日子過得還算愜意。
李紈現在是鐵了心,要與李淼一刀二斷了。就是偶爾來趟李府,也是純粹為了看看賈蘭。或是與後院女眷交流一番。李淼幾次邀請她去書房商議事情,均被李紈斷然拒絕。
李淼也有幾次潛入李紈房間,但每次都看到李紈被李紋、李綺夾在中間入睡。顯然李紈為了賈蘭的前途,這次是下定了決心。
李淼也是沒有辦法,只能暫時放下李紈的事。尊重她的選擇。這次李淼還有一點發現。原先榮國府對自己的神識的壓制,已經完全消失了。
不知是不是因為,李淼已經是從四品官員的緣故。李淼現在出入榮寧二府,再也感覺不到神識的壓制了。這倒是意外之喜。以後的榮寧二府成了李淼的後花園,來去自如。
這天李淼正在書房默寫書籍。尤氏、秦可卿攜手來訪。自從李淼救治了賈珍以後,賈珍徹底把管家權,交給了尤氏、秦可卿這對婆媳。連府庫的鑰匙也交出來了。
寧國府的財政情況比榮國府稍好些。好就好在幾乎沒有欠賬,唯一的債主是戶部。寧國府戶部欠銀二十萬兩銀子,與榮國府相比只是一個零頭還不到。
尤氏、秦可卿接過府庫鑰匙後,也是一陣欣喜。畢竟這些年賈珍管家,其實就是隻管花銀子。其它萬事不管。但二女翻看賬冊,再檢視府庫後直接蒙圈。
其實寧國府的家業比榮國府還要厚實一些。與榮國府相比人丁稀少。尤氏與秦可卿也都是出生一般家庭。沒有豐厚的嫁妝。特別是和榮國府的女眷相比相差甚遠。
尤氏出生普通家庭,幾乎就沒有什麼嫁妝。能被賈珍納為妾室,其實就是一步登天了,後來還能成為賈珍的繼室。成為寧國府的主母。可見尤氏的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