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探子來報,也不過二三萬軍隊。安南小國身材短小,都是步兵。朝廷還真不怕,現在都爭著要去滅了這波軍隊。王子騰的例子在呢?很多人都想成為第二個王子騰。
現在關鍵是派誰前去,按理說王子騰才是最合適的人選。但王子騰自己都沒有去爭。爭也爭不到。皇上不可能給他再壯大的機會。
這次皇上沒有再猶豫,而是一言而決。直接點了南安郡王的將。讓他點齊五萬京營官兵,即刻出徵。皇上注意了一下王子騰的反應。王子騰根本就沒有反應。
現在朝廷要派兵出征。除了京營,哪裡還有一戰之力的軍隊呢?雖說王子騰是京營節度使,但他也不可能指揮得動所有的京營軍隊。除非皇上點頭。
有很多京營的軍隊,是由皇上的親信掌控的。說實話這些軍隊的戰力,比之王子騰的嫡系部隊還是要差了不少。一方面是王子騰的帶兵能力很強。
另外整個大鄭朝的武將,又有誰會像王子騰這樣,往軍隊裡貼銀子呢?能夠不克扣軍餉的將官,就算是相當不錯的將官了。整個大鄭朝可能都很難找到。
皇上這次派南安郡王出征,是有充分考量的。南安郡王本身是最早投靠自己的勳貴郡王。皇上也是有籌功之意,再加上南安郡王能力一般。
南安郡王不可能成為王子騰第二。用這樣的人才能讓皇上徹底放心。這也是因為皇上吸取了王子騰的教訓。人不可能在同一個地方,摔同樣的跤。
兵貴神速,南安郡王很快點齊了五萬京營官兵。第三天就出發了。將士們對女真族騎兵是怕了。也怕草原韃子。但對安南兵還真不懼。就安南兵那小體格?
出征時軍隊士氣可用。大丈夫功名馬上取,將士們士氣高昂。皇上和一干朝臣也是放心了。李淼有些看不懂了,不會南安郡王的命運也改變了吧。
原來這次南安郡王出征,應該很快就被生擒了。李淼現在也只能等結果了。他現在無法準確的判斷南安郡王的結局。現在的紅樓世界早就變得面目全非了。
二十多天功夫,朝廷等來了前方的惡報。南安郡王帶領的五萬軍隊,與安南小國軍隊接戰。一觸即潰。南安郡王被安南小國生擒了。
同時投降的還有近二萬官兵。剩餘的官兵也是四處逃散。
皇上傻眼了,一眾朝臣徹底蒙圈。李淼倒是一點都不奇怪。這本來就是南安郡王的結局。看來南安郡王的命運沒有得到改變。
於是,很快大朝會開始了。作為正五品工部營繕司郎中,李淼的位置還是偏後一些。最後大朝會一片嘈雜,開起了南安郡王的批鬥大會。
李淼此時也覺得好笑,這就是成王敗寇。有的官員甚至把南安郡王,小時候尿床的事都扒出來了。真是牆倒眾人推。南安郡王已經成為了整個大鄭朝的恥辱。
一將無能累死三軍。同樣三軍無能,也害死了將帥。這次打了敗仗,南安郡王固然要負首責。但同時也看出了這五萬軍隊的素質。連主帥都給丟了。
按大鄭朝的軍法,失去了主帥,這五萬士兵都可殺。當然也是法不責眾,所以現在南安郡王要負全責了。南安郡王錯就錯在他不知兵。
南安郡王既然是衝鋒時被擒的。說明他高估了自己的軍隊。否則作為主帥,怎麼可能連逃跑的機會都沒有?顯然是將不知兵,兵不知將。再加上軍隊戰力極差,焉有不敗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