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這樣的環境下,特別是對外,還真是不能沒有銀鷹,否則對於未來的戰事會有致命的危害。
聖上在邊關多年,深知資訊的重要性,要是不能料敵先機,很容易出大問題。
但是這個事情,聖上也知道不能太張揚,畢竟銀鷹還是有些東西不能被別人知道太多的。
他只單獨把魏國公傳進了宮,那些文臣還是算了吧,搞不好會反過來勸他乾脆撤掉。
“魏國公,銀鷹這個狀況,是不是還有重組的必要了。”
“陛下,依老臣來看,特別是對外訊息打探,銀鷹還是有很多作用的,要重組。”
“目前你看,整個銀鷹系統幾乎是癱瘓的,可不是一兩個人就能扭轉的。”
“陛下,依老臣想,目前可以從禁衛抽調部分人員到銀鷹中,然後再提拔幾個頭目過去,相信這些人不比原來的差多少,在京城,至少這些人做事沒問題。”
“那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這個頭領怎麼辦,禁衛軍可沒有現成的人才。”
“原來的銀鷹中確實沒有合適的人,京中一下子也找不到合適的人,這個人太關鍵了,不但武藝要能壓得住,還要對朝堂和江湖、邊關都很熟悉。”
“陛下,突然之間,老臣還真想起一人,不知陛下記得不,富陽侯齊嘯天之子齊滄海原先在銀鷹中做過右統領,前後待了五年,後來被調到了禁衛軍中。”
“富陽侯,我好像有點印象,當時年輕一輩中非常穩重的一個,武藝也好。他現在還在禁衛中嗎?”
聖上聽魏國公一說,好像記起來了,這是個在二代中很出色的一個!
“陛下,齊滄海三年前因母亡故,居家守喪,期滿還在等候聖意。”
“好,確實是個合適人選,齊滄海,齊滄海。”
聖上思考了一下,這個人選確實不錯,但是他也知道僅憑這一個人還不行,最好是再找幾個人做他的幫手,快速地把現在的局面穩定下來。
兩天後,等聖上再次召見魏國公、英國公和幾位王爺時,這事終於確定了,齊滄海被賜封為平陽伯,廣武將軍,銀鷹衛都統領,成為內臣之一。
是的,聖上還是對銀鷹軍做了重組,單獨設定一軍,將銀翼軍改稱銀鷹衛,擴大成了衛軍。
新的銀鷹衛,京城設定三營,每營一千人,共三千人,新任都統領為正三品將軍。
銀鷹三營各自公務不同,一營承擔朝堂內務,一營承擔地方事務,一營承擔外藩事務。
銀鷹衛還配備四品將軍的左右統領各一人,又將每營主將提升為五品偏將,下轄十名校尉。
為了銀鷹的訊息打探,另外允許銀鷹衛在十三州新組建大小不一的銀鷹外線人員和情報人員,包括外藩。
作為魏國公的老搭檔,富陽侯特意到了魏國公府,沒辦法,這個人情太大了。
這時候可不是避嫌的時候,聖上要謝恩,魏國公這裡也是要來說說話的。
齊滄海提前被賜封,已經說明,未來富陽侯的爵位可以不算他的了,也就是說,自己死後,至少還有一個兒子可以得到伯爵的位子。
換句話說,齊滄海未來最有可能成為新晉侯爺,跟自己平級,而另一個兒子至少降襲富陽侯位子。
魏國公沒想那麼多,只要是能做事的人,自己推薦不是應當的嗎。再說,自己真沒什麼私利可圖,爵位升不上去了,給自己也不敢要。
魏國公倒是提到了一個人,已經跟聖上推薦了,這時再跟富陽侯說清楚更好一些,別到時兩人出現誤會就岔了。
原來,魏國公還跟聖上提到了一個人,也是聖上見過的,陸家二公子,陸喻,作為南劍的徒弟,不管是武藝,還是江湖人脈那都是沒說的。
還有一點,這也是一個純粹的人,比較適合在銀鷹中做事。
所以,對著富陽侯,魏國公沒做任何隱瞞,說得很明白,這個人一不會爭權奪利,二不會背後耍陰招,投靠他人,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信任。
富陽侯也是一個老狐狸,馬上就明白了,對於外人來說,這就是自己人,但要說完全放心呢,還差那麼一點,要看看以後這個人到底背後藏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