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為省博物館的黨組書記和館長,一定要回應。
但是他回應的底氣有多足?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
身為省博物館的館長,豈能不知道銅頭佛首有問題?
但因此,他更不能承認。
因為承認的話,他這個省博物館的館長,就沒了。
“李館長,有些話,咱都別說絕對。”
“如果我記憶沒錯的話,1979年出土的銅頭佛首可是有正面照片的,當時還登上了吉江日報的頭條。”
“你如果覺得我們冤枉了你們博物館,那沒事,只需要找到1979年有關出土的報紙,一切都真相大白。”
“這個銅頭佛首,到底是真是假,咱們立見分曉。”
“敢賭嗎?”
楊東的話一出,大家都安靜,甚至寂靜無聲,博物館瞬間落針可聞的程度。
劉月更是臉色一白,神情明顯慌張起來。
糟糕…
竟然忘了當年出土時候的報紙了。
這要是被楊東找到,可就真完了。
他此刻有一種想罵人的衝動,尤其是想罵自己文物局的局長宋文林。
挖坑挖坑,這他媽到底是給誰挖坑?
宋文林給省紀委巡視組挖坑的時候,到底有沒有想到過出土報道這個因素?
雖然現在距離1979年足足三十年了。
可是沒準就有哪個退休的老幹部喜歡收藏報紙,偏偏就收藏了當時出土有關的報紙報道。
一旦找出來一份,和當年的圖片對照一下,就可以發現不同之處。
這,要比找什麼專家鑑定,要穩妥太多了。
劉月慌了神,李峰也慌了神。
一旁的省博物館副館長劉有倒是表情正常,甚至還有一種看熱鬧的意味。
反正事情跟他沒什麼關係,這個博物館烏煙瘴氣又不是一天兩天了,這都多少年了。
省委領導也不重視文物方面的工作,畢竟吉江省本身就不是歷史濃郁的省份,省委領導肯定不重視。
但越是不重視,越容易出問題。
不過話說回來,過度的重視,它也會出問題。
這東西就是不管也好,管也罷,都會出問題。
管太緊就死,一鬆就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