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廣孝接過玉人卻轉交於辜雲手上,款款笑道:“福生無量天尊,阿彌陀佛,善哉善哉,辜施主此為令堂之物如何處置,還請示意!”
辜雲道:“既然如此,就多謝大師了!”旋即向小明王韓林兒道:“小明王,可否將令堂玉馬和家慈玉人合璧,以昭示天下?”
韓林兒道:“哈哈哈哈,好如此甚好!”旋即吩咐左右美姬取來玉馬,只見玉馬背後雕鞍與玉人座下各有一個凹槽,似鑰匙一般,兩物相對,輕輕扭動,便發出機栝之聲“咔嚓”。
天下群雄一併看著,卻見兩個玉人似兩個匣,一併分開,裡面各呈一方文字,上用金文大篆寫成,筆勢縱橫古樸莊重,洋洋灑灑一尊雕像當中竟然鐫刻了數百文字。
這玉騎外面雖是宣和年間打磨,而裡面的質地卻是夏商周三代以來的青銅質地,研究金石之學的人一種譁然。
都道是這玉人成器已然不易,更何況是玉質為外內包青銅呢?
這上古文字,深究奧古,但是篆書若非常年研究訓詁的文人,也不見得認全,更何況是這上古金文,眾人卻請劉伯溫幫忙看。
且聽劉伯溫取來玉人愁眉緊蹙,思索片刻卻也不言,便道:“此玉人當中,文字奧古,在下也非能認全,卻也只曉得當中“若曰稽古”,“克明俊德”八個字,實在慚愧!”
塵三歲即可搶過去看,果然他自己一個字都不認識,一時又是懊惱又是心焦。
辜雲心中思索這九鼎神器實在是天下重器,若是真把秘密公佈,江湖難免不釀成腥風血雨,他雖然沒有開口,卻看劉伯溫沒有將秘密說出,方才定下心來。
小涼當時卻也明白,伏在辜雲肩膀,吐氣幽蘭說道:“吶吶,辜雲這個秘密不要說的好!天下間壞人不少,若是說出來難免不有其他事情。”
武林群雄,浩浩蕩蕩數百人,一併喧譁了起來,原來跑了一趟,這個秘密還是難以揭曉,各自說辭不少。
且聽一個俠客道:“呸!合著我們來了半天,傷也受了架也打了,原來就給我們這樣一個交代!說不過去,不行不行!”
李天目旋即說道:“這上古文字晦深難懂,劉先生已經認出來八個,你還想怎地?我只怕你一個都認不出來!”
劉伯溫輕搖羽扇,神色從容,款款笑道:“哈哈哈,諸位景象豪傑切莫動怒,這玉騎當中篆刻古文,也是我們所思慮不周的事情,不如這樣,我們今日便以這玉人為印,把這玉騎的紋樣拓給天下豪傑,一併破解如何?”
天下豪傑聽了大為歡喜,各自紛紛等著少林寺派人行動,於是少林寺派人研好紅墨,取來紙張,以這玉器為印,把印上的文字一一拓給天下英雄。
於是群雄大喜,雖然這上面的文字太過古奧,難以追尋,也算是有了交代。而劉伯溫則在眾人的應允下,留下玉人,準備帶回金陵去同一位大儒宋濂卻細細考究。
於是大事結束,天下群雄便各自話別,這小明王韓林兒早就看中了小涼,給她買了許多蜜餞果子,衣服首飾,小涼耐不住盛情,便在辜雲的答應下全都收下。小明王便想請小涼去潁州去玩,小涼幾次婉拒,韓林兒也是黯然神傷,只得挑了美姬當中年紀最小,長得最漂亮的幾個處女到房中服侍了自己,卻也心有不甘,失手反倒是打死一人。
武當辜雲等人和朱元璋部的眾人和高啟攜行向東,走了數日到了湯陰縣,在祭拜了岳飛方才要分手,一路上眾人並辜雲長嘆劍術詩文,天下形勢皆是各自佩服,結成了好朋友,而小涼於眾人對話當中也自覺受益良多。
原來那劉伯溫當日並非是沒有讀懂玉人上的文字內容實則是,人多眼雜,不能讓旁人聽取,而且玉人之上的文字雖然精微高古,但是天下間始終都能有人破譯出來,故而那金文鐫刻實則是一些尚書時期,的祭天祝文,而真正的秘密還在這玉人之上,那玉人之上用金絲內嵌入著許多八卦羅盤一般奇奇怪怪的圖案,叫人難以捉摸,故而也拓不下來。
劉伯溫苦思冥想了數日,終於參透了一些玄機,原來這八卦羅盤實際上就是一個藏寶地圖,上面用《易》言記敘了九鼎所藏之地,不過夏代的《易經》是為失傳日久的《連山》,故而究竟如何計較還要另做破解,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九鼎當中的一鼎就在山東,旋即眾人定下主意,讓辜雲帶著小涼回到山東等待劉伯溫的信件,等著這古圖破解之後,再去尋找。
臨行之際武當諸俠,朱棣等人竭力邀請辜雲前往武當山,但是辜雲始終婉拒,只說是另有要事,如果有緣三年之內必然拜訪。
眾人來到,昔日的東京汴梁景物蕭條,廢墟當中依稀尋覓舊日風光。
汴河渡口,落日餘暉,河上粼粼金輝,朱桐將登蘭舟,回首卻望辜雲,一時間心中萬般酸澀:“辜大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