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都是經驗啊!
說真的,要不是有老柳頭這些經驗豐富的人帶著,就憑在場的幾個知青的滿腔熱血?
恐怕在這茫茫大漠裡,他們熬不過三天...
等到把洞穴底部清理乾淨。
老柳頭又招呼大家,用大一些的枯枝,堆在靠近洞穴門口一些的地方,升起了一堆篝火,準備開始做飯。
這次出來,大家帶的東西挺齊全的。
老柳頭甚至連鍋碗瓢盆都帶出來了。
只不過,他也不是白乾。
等到這支狩獵隊打到了獵物之後。
事後,是會根據誰帶的公用器具數量多寡,按照一定比例,多拿一點、或少分一些獵物的。
——這就是老柳頭的精明之處了:
他知道自個兒的槍法,比不過民兵隊長,腿腳跑不過在場的年輕人。
可在分獵物的時候,老柳頭也不能眼睜睜看著自己吃虧呀!
等到洞口的篝火熊熊燃燒,此時的天色已經完全黑了下來。
這裡已經處在毛烏素沙漠邊緣,晝夜溫差大。
一到了晚上。
那北風啊,吹的嗚嗚的!
鑽骨頭!
幾位婦女負責熬粥,雜麵餅子或者是饃饃,則是狩獵隊成員各自帶來的。
主食是現成的,由在場的女同志幫忙烤熱一下就行。
這次來的女子狩獵隊,一共有5名成員。
其中得數趙小蕊最勤快,啥髒活苦活,都是由她來搶著幹。
而陝北老爺們,則多半是不屑於做這些事情的,他們各自吧嗒著旱菸,拉話正拉的起勁。
另外那些年輕的知青們,則另外聚集在一旁,實在是不想去摻和他們那些話題:
公社主任,又發表什麼講話了。
聽說縣裡面關於今年的“水利建設勞模表彰大會”,正在緊張籌備中。
就是不知道哪個大隊,會受到表彰?
得了先進獎的,據說會獎勵10把鋼鍬,10件印著“1973年底度水力建設積極分子”的背心。
另外還有10個,印著相同字樣的搪瓷缸。
可賺大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