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輕傷不下火線,全心全意投入農業水利建設工程的典型先進分子嘛!
葉小川問,“老,老支書,你怎麼在這裡?”
老支書頭戴白羊肚巾,上面有個邊角支楞起來,在光線不足的時候,看起來還真有點像怪獸的尖角。
再加上他披著一件翻毛大衣。
可不就是野獸脖子上的鬃毛?
難怪剛才葉小川把老支書當成了野獸。
聽見動靜。
此時老閔和梁少平,也各自拿著一根木棍衝過來了,當他們看見來人是老支書的時候。
老閔不由開口問,“這麼早,河邊又冷,老支書,儂過來做撒?”
“我過來散散心不行啊?咳,咳...”
老支書和老閔,打交道的時間長,他對很會明哲保身的老閔說不上有什麼惡感吧,也沒太多的好感。
只聽老支書開口道,“會議室那邊,都快吵翻天了!遇到那些精力過剩的知青後生,我過去也是討慪氣,所以乾脆來這邊看看。”
河道來了三個知青。
卻只有葉小川一個人在幹活,但老支書顯然並不責怪老閔他們。
只要老閔沒像會議室裡的那些知青,給生產隊裡添亂,都已經阿彌陀佛了。
還指望啥呢?
所以老支書忽略掉那兩個人,而是隻對著葉小川說話,“小川同志啊,我看你挖泥掏洞的本事,還不小哩!
估計咱們生產隊裡,最能幹活的孫石匠都沒你厲害。小川同志,乾脆一會兒跟我一起去挖水井,伱看怎麼樣?”
老支書稱呼葉小川,並不叫葉知青。
而是叫“小川同志”,無疑在內心裡,老支書漸漸開始在認可葉小川。
所以才會叫得這麼親近。
至於老支書說的挖水井?
其實挖一口深井,徹底改善三十里鋪鄉親們的用水條件,是生產隊所有幹部、社員們的共同心願。
大傢伙為此而付出的精力和金錢,都已經不在少數。
只可惜,這麼多年過去了,以前倒是挖成了兩口水井,只可惜出水量很小,以至於到了後來直接就乾涸了。
“有生之年,一定要挖出一口永不幹涸的新水井”!
這都已經成了老支書,他畢生的執念了。
這不,生產隊前陣子找了個風水先生,用“尋龍尺”又重新勘探了一處打井的地方。
只是那口井還剛剛開挖沒幾天,現在只挖了2米多、3米深,目前還沒見到一點水脈的蹤跡。
現在老支書見葉小川不僅捨得幹,而且還是個掏洞的高手。
加上這麼一大早,葉小川沒去會議室那邊起鬨,卻偏偏跑到河道里來埋頭苦幹...
換成誰,也喜歡這樣踏踏實實做人、勤勤懇懇做事的好後生啊!
葉小川跟在老支書的身後,留下老閔和梁少平繼續烤火。
二人特地繞過大隊部辦公室所在地,徑直來到挖水井的地方。
這口井,先前已經挖了好幾天了,陝北的冬天夜間氣溫下降的厲害。
為了防止井裡面的黃土被凍住。
所以在掏開的井口上方,有一個用茅草編織成的棚子,用於隔絕一些寒氣。
老支書扯開草棚。
探出腦袋,朝著深幽黑遂的洞口往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