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要是擱在以前的話。
有知青到來,整個生產隊不管男女老幼都會穿的一抹溜光,敲鑼打鼓。
甚至是扭著秧歌、踩著高蹺夾道歡迎那些插隊知青。
但,現在麼...
“呀!新來的同學們,你們好啊!”
三十里鋪生產隊的幹部們,沒有出面,對新來的知青表示歡迎。
但是知青安置點裡面的兩位知青隊長,卻不得不站出來表態:“同學們,辛苦了!來來來,進屋進屋。”
“呀,那位女同學,你的身子骨弱,把行李放下吧,來來來,我來幫你提...”
這個知青安置點,建於剛剛興起上山下鄉初期。
那時候縣裡很重視知青們的生活起居,公社因此撥有專款,生產隊又自籌了一些資金。
然後組織社員們出義務工,不分白天黑夜的拼命幹,才建立起來的這座知青安置點。
大傢伙那時候,很是期待那些知識青年,前來改變整個村子裡的貧窮落後的面貌。
因此大家幹起活來一個個幹勁十足,非常非常的用心。
最終三十里鋪這座知青安置點,不出意料的,修建的非常不錯!
一溜6孔石窯齊齊展展。
窯洞門口的院壩,平整的一抹溜光。
其中2間窯洞歸女知青住,另一頭的2間歸男知青。
中間則空餘2間,1間用來作為大家共同的活動室、學習室,另一間則用來作為知青們的集體廚房。
畢竟在陝北冬天的時候,可以一邊燒炕一邊順帶做飯。
但到了夏天可不行!
所以三十里鋪生產隊,當時還非常貼心的,專門給知青們修建了一間集體廚房。
等到新來的知青把行李放好,還沒來得及和老知青們進行交流。
此時婦女隊長推門而入,對著大家一擺手,“知青同志們,請跟我走吧!”
熊英問,“領導,讓我們幹嘛去呀?”
“當然是商量著怎麼分口糧啊...難道你們這些知青同志,不需要動用我們生產隊的糧食?那可就太好...咳咳咳,算了,走吧!”
婦女隊長撂下句酸棗枝一般的怪味話,然後徑直轉身走了。
馬璐趕緊迎上去,“哎,馬上就來,婦女隊長同志,謝謝你專程來通知我們,謝謝你這個灰葛炮。”
婦女隊長一聽,猛然駐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