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看慶皇並沒有意外的表情,就多是心驚。
慶皇竟然暗中將此人帶入皇宮,沒有驚動他們,這難道說皇上對他們的信任已經如此之低。
這可不是什麼好訊號。
慶皇可不是什麼仁慈的皇帝,前些年慶皇東征北伐,多少官員阻止,慶皇殺起來,絲毫沒有留情,只是他們知道名字的官員,就不下上百。
當初的都察院的御史的帽子,都不知道換了多少波主人了。
如今,慶皇年紀已經大了,正是新老皇帝權利交接的時候,在這種要命的時候,被皇帝不信任,這可是要命的事情。
朝堂之上,雲波詭譎,許多事情從小事就能夠發現端倪。
而此時,眾人已經沒有多少心思關注所謂的獻寶,而是在思量自己該怎麼做才能得到慶皇的重新信任。
難道要重新支援慶皇北伐?
也對,說不定今天之事,就是鎮遠侯與慶皇聯手的一場戲,就是在告訴眾人,你們不是說國庫空虛嗎?現在銀子,糧食,軍械全都有了,難道你們還要阻止朕北伐?
至於,是不是真的有,這就看群臣的表現了。
甚至有許多官員都有種兔死狐悲的感覺,覺得慶皇已經不是當年那個英明神武的皇帝了,為了自己的野心,為了北伐的功績,甚至不惜給他們來上這麼一場慶皇版的“指鹿為馬”,當真讓群臣感覺到心寒。
在各種腦補之中,大殿漸漸安靜了下來。
慶皇看著死寂的朝堂,臉上露出滿意的神色。
他不是昏君,他窮兵黷武,可正是他窮兵黷武,才證明了他對權力的掌控力,對人心的把控。
他早就料到了今日每一步,朝堂上群臣們的各種反應,和心思。
這正是他想要的,他要透過這次機會,好好敲打一下群臣。
居安思危,方可不自鳴。
他要讓群臣們記起來,他們的官職,他們的榮華富貴,是誰給他們的。
慶皇自然知道,指鹿為馬的危害,但眼前的東西,他可是驗證過的,指鹿為馬,那是因為被指為馬的是鹿,而如果那本身就是馬,那還有什麼問題。
慶皇沒指望透過這種手段,區分出誰向著自己,也沒有那個必要。
他需要的就是讓群臣自己問心。
而效果顯然意見。
慶皇心中得意。
“什麼山上神仙,道法通玄。論道法,朕權傾天下,一言可令百萬師,一言可為天下法。天下人心,不過爾爾。這難道不比道法厲害?”
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快,一個身穿黑甲的年輕人被兩個禁軍侍衛帶到大殿外。
李誠敬昂首闊步,在群臣的注視下,帶著鐐銬走了進來。
這副打扮,著實讓群臣摸不著頭腦,這又是玩的哪出。
“臣,儀茲縣城招官,李誠敬,參見陛下!”
李誠敬躬身作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