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樞殿,乃是大慶小朝會之所在。
大慶皇宮,歷經三朝,皇宮中大小殿宇無數,其中以九座主殿為最要。
分別為專門用於大朝會,與接待外國使臣的紫微殿,日常供皇帝批閱奏章,處理公務的太微殿,和以北斗七星佈局相同的七座星宿殿。
而天樞殿便是專門用來開小朝會所用。
另外幾座,分別是三省,內閣,宮中主要部門的辦公所在。
哪座宮殿用來做什麼,有著嚴格的劃分。
之所以如此修建,自然有其規矩。
《甘石星經》有云:北斗星謂之七政,天之諸侯,亦為帝車。
《天象列星圖》亦有云:北斗七星,近紫微宮南,在太微北。是謂帝車,以主號令,運乎中央,而臨制四方,建四時,均五行,移節度,定諸紀,皆繫於北斗!
帝王主紫微,而坐帝車,那是真正皇權的象徵。
不過,今日是小朝會,所以啟用天樞殿。
小朝會只有三省六部,內閣大學士,以及三司衙門等主官參加,人數並不多。
天樞殿並不算太大。
裡面兩排相對的椅子上,已經坐滿了穿著紅紫官袍的官員。
待慶皇走了進來,滿朝朱紫貴人們,便齊齊起身,行禮。
在慶皇端坐之後,在太監煊赫一聲之後,他們才緩緩落座。
雖然一夜未睡,但慶皇此刻心情依舊激盪,不見半點睏倦之意。
他看著滿朝文武,問道:“諸位愛卿,可有事啟奏?”
立刻,就有人起身奏事,不過多是某些地方出了水患,便是刑部提出某些死刑案件難以決斷等事情。
一群官員討論的倒也熱烈。
只是慶皇此刻,心思都在丹藥之上,對於這些少有決斷,都交給了內閣事後商議,草擬主意,再行奏報。
等事情大多都已經結束,慶皇才說道:“既然諸位愛卿事情都已經說完了,那朕這裡也有一件事,需要諸位愛卿與朕商討一番。”
所有人都是一愣,而後精神一陣,嚴陣以待。
許多官員都瞧瞧地看向首輔,只是這老頭端坐在位子上,一動不動,連眼珠子都不轉,讓人看不出他是怎麼想的,更別想從他這裡弄到訊息。
不過,都是在朝廷這個大沙場上混了多年的老狐狸,就算首輔一動不動,他們也都有了底。
一般首輔這個樣子的時候,無非就是兩種原因,一種是事情太大,他也未拿定主意。一種是這又是慶皇的突然襲擊,他也不知道內情。
作為最好戰的慶皇,做這種事情不是一次兩次了。
之前邊關傳來捷報,說是一個招官,帶領三百騎兵,奇襲燕國邊關,連破十數城,陣斬敵國鎮西將軍。
滿朝譁然,都以為那是邊關謊報軍功。
可是當那燕國鎮西將軍錢凌遠的人頭,與那十幾塊燕國知縣官印擺在他們面前的時候,他們也就信了七八分。
正在他們想著該如何獎賞邊關的時候,慶皇當朝就決定,要發兵攻打北元。
說現在燕國邊關亂成一團,又有此事威嚇在前,燕國必然不敢在這時候兵犯大慶,正是他們北伐元國的最好時機。
只是,戶部尚書當朝就在大殿上哭了起來,說朝廷雖然休養生息數年,可是之前戰爭時間太久,荒田遍地,重新開墾尚需年月外,這幾年也是天災不斷,朝廷國庫至今依舊空虛,已經無力支援大慶北伐之類的話。
都察院的御史們,更是興奮得像是發了情的貓,就差對著慶皇破口大罵了。
更有許多上了年紀的清流,抱著紫微殿的盤龍柱,說皇上若是一意孤行,他們就撞死在這紫微殿上。
讓慶皇只能悻悻收回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