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難等大雅之堂的書籍,最早是從北俱蘆洲那邊流傳到寶瓶洲的仙家渡口,一路兜兜轉轉,就被年輕時候的沈沉收入囊中了。
編撰這本的,正是當年以金丹境修為在北俱蘆洲那邊興風作浪的姜尚真。
老人又翻了幾頁,這才將書籍放回書架原位。
其實先前姜尚真問的那個問題,“當官有啥意思?”
這位大驪兵部老尚書並沒有正兒八經給出個答案。
不說別洲別國,只說我們在大驪朝廷當官,尤其是在兵部當差,還是很有意思的。
這位耄耋老人,背靠著書架,怔怔出神。
沈沉,字弘毅。
按照說文解字,在某些詩詞文章裡邊,以及金石一道,沈與沉兩個字,其實可以互換。
既然姓沈名沉,自然就需要一個“字”來與姓名互補了。
沈沉視線偏移,望向門口那邊。
遙想當年,一氣之下,當時在吏部當官的沈沉,與國師崔瀺政見不合,沈沉就直接辭官不幹了,當場摔了官帽在地上,才有了那句官場皆知的名言。
“去他媽的外鄉佬!”
後來又是崔瀺親自帶著沈沉來到兵部衙署,跨過門檻進入屋子之前,崔瀺停步,問沈沉可曾想好了?你一個沒摸過刀、披過甲的文人,想要在這間屋子坐穩位置,不太容易。
沈沉說崔國師只要跟我保證一事,那幫武夫,別動不動就拎著刀子進屋子砍我,我就有本事治理好一國兵部。
同樣是大驪國師,還是同門師兄弟,陳平安到底年輕,比不得師兄崔瀺,呵呵,差得有點遠嘍。
跟浩然繡虎相提並論,是在欺負人?放屁,誰讓你陳平安今天坐上了那條椅子!又不是別人!
不拿你跟崔瀺比,難不成跟我沈沉比啊。
不過話說回來,今日一見,對那陳平安,老人其實印象還行,肯定不至於失望。
老人走向書桌,突然停步,揉了揉眼睛,眯眼凝神望去,確定自己沒有眼花。
因為桌上不知何時,多出了一方形制樸拙帶螭龍紐的印章。
沈沉緩緩走過去,沒有著急拿起印章,雙手負後,低頭那麼一瞧,好像邊款分出題款與落款。
題款內容是兩句話。
聖賢有言,士不可以不弘毅。史書別載一語,而以上將軍印授公子。
落款又有一句。
大驪陳平安擬古將軍印式刻之,弘毅先生教正。
沈沉笑了笑,點點頭,還不錯。
老人倒是沒有什麼驚訝,也無驚喜。
老尚書這輩子看書無數,書上的好詞句茫茫多,不差這幾句……馬屁話,嗯,怎麼可以說是馬屁話呢,必須是好話啊。
然後沈沉捻起印章,看那底款內容,一愣,老人長久無言,輕輕放下,稍稍擺正,沉默許久,老人又再次拿起,看了又看。
最後才捨得將那方印章放回桌上,沈沉看了眼門口位置,再看了眼那張座椅。
崔瀺與陳平安,不愧是同門師兄弟。
以讀書人身份領銜一國兵部的沈沉,來不及與國師崔瀺詢問某個問題。
我這兵部尚書當得如何?
而那底款的七字印文,就像是代替崔瀺給出的某個答案。
書生到此是豪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