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國,一處小縣城內,縣名遂安,遂願之遂,平安之平。隸屬於嚴州府,而這嚴州府又是黃庭國出狀元、進士最多的一處文教勝壤,此縣不通大驛,但是多書香門第,在陳平安進入縣城之前,就可以見到一處屹立在小山頂上的文昌塔。
自古文風鼎盛之地,往往就是這樣,不見城鎮先見文昌塔。
青同散開神識,將這縣城內打量一番,好像怎麼看都不像是 要說是那“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可是以青同的境界和眼光,照理說也該瞧出幾分端倪才對,只是縣城周邊的河水溪澗,好像連個河婆都沒有,一縣之地,靈氣稀薄至極,武運更是慘淡,完全可以忽略不計,文運倒是有那絲絲縷縷的跡象,只是不成氣候,多是祖蔭庇護的一種綿延傳承,來自某些敕建牌坊樓,以及那些懸“進士及第”的祠堂匾額,陋巷貧寒之家也有些,青同愈發疑惑不解,莫不是自己眼拙了,有那不出世的山巔大修士、或是功德聖人之流在此隱居,故意遮蔽了天機?
青同便忍不住問道:“我們這趟是要找誰?”
陳平安笑道:“不找誰,就是隨便看看,等到桐葉洲下宗事了,我回了落魄山,將來會來這邊久居……也不算久居,有點類似衙門的點卯吧,在一處鄉塾裡邊開館蒙學。”
之前陳平安暫借陸沉一身道法,以十四境修士的姿態,在那場遠遊途中,就相中了此處,黃庭國本就與舊大驪版圖接壤,距離落魄山不遠不近,打算將來就在這邊當個教書匠。
青同誤以為聽錯了,“鄉塾蒙學?!開館授業,當個教書先生?”
要說一個暫無文廟功名的陳平安,是即將住持儒家七十二書院之一,擔任書院山長,甚至都沒個副字,青同都不至於如此震驚。
陳平安點點頭,“就我這點學問,半桶墨水晃盪的,當然就只能教教蒙學孩子了。”
青同哪裡會相信陳平安的這套措辭,立即提起精神,覺得自己方才那番神識巡遊,肯定是馬虎了,錯過了某些痕跡,故而未能找出此地的真正奇異所在,剎那之間,整座遂安縣城就被青同的一粒芥子心神給籠罩其中,衙署祠廟,宅邸街巷,各色店鋪,甚至連那些古井底部都沒放過,只是依舊尋覓無果,幾個眨眼功夫過後,青同猶不死心,將縣城外的幾處山頭、流水都一一看遍,山嶺、河流之來龍去脈,都仔細勘驗一番,終於收起神識,試探性問道:“你是相中了某位前途無量的修道胚子?”
陳平安打趣道:“你要是跟著我崔師兄混,一定可以混得風生水起。”
青同聽出言下之意,是在說自己無利不起早呢。
陳平安雙手籠袖,帶著青同步入縣城內,雙方如無境之人入無人之境。
街上熙熙攘攘,因為是大年三十,哪怕兩邊鋪子都關了,依舊處處熱鬧喜慶。
陳平安說道:“先前路過此地,在縣衙那邊翻了幾本地方縣誌,已經百餘年沒有出一個進士了,就像一個收成不好的荒年。”
青同這才記起在那十二幅山水幻境畫卷中,這位出身文聖一脈的年輕隱官,顯然對科舉制藝一道,極為熟稔。
難不成真打算在這兒當個隱姓埋名的鄉塾夫子,成天與一些穿開襠褲、掛鼻涕的孩子廝混?
堂堂兩宗之主,文聖一脈的關門弟子,然後花幾年甚至十幾年功夫,就只是為了栽培出一位所謂的進士老爺?
陳平安自顧自說道:“化名想好了,就叫竇乂。”
青同問道:“是益稷篇裡邊‘丞民乃粒,萬邦作乂’的那個乂?”
陳平安似乎小有意外,咦了一聲,“不曾想青同道友的學問,相當不淺啊。”
青同抽了抽嘴角,“隱官謬讚了。”
陳平安說道:“謬不謬不清楚,反正讚揚是真。”
青同一想到先前七里瀧岸邊,年輕隱官與陳真容的那句“都重要”,便安慰自己,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青同笑問道:“隱官大人要是致力於科舉,能不能連中三元?”
陳平安想了想,說道:“連中三元?想都不要想的事情,要是在大驪王朝,別說一甲三名了,我可能考取二甲進士都難。可要說在這黃庭國,幫著遂安縣帶回一塊進士及第匾額,還是有幾分希望的。未必是我才學多高,只不過制藝一途,越是小國訣竅就越多,是有捷徑可以取巧的,試卷上邊的字型,館閣體是有細分門道的,可以根據座師房師閱卷官們的學問脈絡,來做安排,反正都可以投其所好。”
青同說道:“聽說你的嫡傳弟子當中,有個叫曹晴朗的讀書種子,曾是大驪王朝的榜眼?”
要是早這麼會說話,我早就請青同前輩喝酒了。
陳平安笑道:“補充一下,曹晴朗除了是殿試的榜眼,還是先前那場京城春闈的會元,所以說皇帝宋和的眼光真心一般。”
要是選中曹晴朗為狀元,上次在京城那場婚宴上見面,自己哪怕不答應那件事,但是怎麼都會起身相迎吧。
只說之後在春山書院,陳平安與先生閒聊,說起此事,不都是差不多的說法?一個為學生,一個為再傳弟子,都打抱不平呢。
帶著青同一路嫻熟穿街過巷,期間陳平安沒來由問起一事,“先前在酒肆裡邊,你好像跟仰止聊起了小陌,聊得還挺開心?是有什麼……掌故?”
青同搖頭道:“沒有!絕對沒有!”
明擺著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陳平安笑道:“說說看,我保證不給小陌當通風報信。”
關於小陌的事蹟,別說浩然天下沒有任何記載,就算是在蠻荒天下,山上都沒什麼流傳開來的小道訊息,不然避暑行宮那邊,肯定會記錄在冊,加上小陌又極少聊自己的事情,
青同依舊是搖頭如撥浪鼓,只是突然間就笑了起來,趕緊伸出拳頭抵住嘴巴,咳嗽一聲。
這可就是此地無銀三萬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