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翼龍新化石研究》
選題覆蓋面很小,畢竟當時的於閒還未獲得《學霸文獻庫》。
緊隨其後,又會有5篇論文依次發表。
除了對奇翼龍的描述,還提升到整個鳥類輻射演化的高度。
力求把這兒方面能寫的內容全寫出來,後續不論其他學者對奇翼龍出再多論文,都只能給於閒已有的研究成果錦上添花。
長臂渾元龍更是不用說,當前學術圈根本不知道還有這麼個擅攀鳥龍科成員,化石一公佈又是重磅炸彈。
雷神翼龍沒啥變化。
1.2億年前,霸王龍超科還沒發跡,一生之敵魔鬼蛙也還是原始形體,威脅不到真正能飛的翼龍。
因此雷神翼龍的研究與此前相同。
玩具翼龍也是,現有化石依舊只有那麼個頭骨,被葉子卡住喉嚨,活活給餓死了。
由於缺失翅膀和身體,迄今為止沒法叫較為精確測算玩具翼龍的翼展有多大。
於閒從墓區裡撈回來的這個玩具翼龍剛好是缺了頭骨,留下一隻翅膀。
要不是被古代人拿去做成藥,估計化石完整度更高。
遺憾之餘,於閒很清楚,手上這隻玩具翼龍也算個突破發現,能驗證它的大概翼展。
不過...近期不太好把它公佈出去。
雷神翼龍、玩具翼龍都不是天儀國本土生物,於閒有沒有去過其他國度真要公佈出來,容易給人揪住小尾巴,暫時按下不表。
孔子鳥方面,古生物學家已經發現了第一隻完整的孔子鳥化石,命名:聖賢孔子鳥
模式種都會有這麼個全名,比如皇帝雷神翼龍、華麗羽王龍、大面甲龍。
1.4億年前的魔鬼蛙已經能威脅到這些飛行能力不怎麼樣的原始鳥類了。
比始祖鳥更原始的“原始祖鳥”本該已經被發現,現在卻和長臂渾元龍一樣,屬於未知物種。
孔子鳥、原始祖鳥、羽暴龍...它們的年代和生活場所差不多,於閒猜測著墓區地下溶洞裡的化石群...會不會有原始祖鳥。
於閒對倒鬥活動再怎麼不感冒,也沒法否認跟六絕戶走這一趟蓮池山脈,化石方面收穫頗豐。
古代墓葬文化中只要有奇珍異獸佔據一席之地,較大的墓區裡難免出現恐龍化石。
這樣一分析,於閒對倒鬥好像也沒那麼排斥...
“不對不對!撇清關係!”
繼續查資料,令於閒驚訝的是,羽暴龍的研究也倒退了。
古生物圈子距今為止只找到模式種的華麗羽王龍,以及兩隻幼年的同類。
化石上只有少許絨毛痕跡儲存下來,學者們並不知道羽暴龍的毛到底是什麼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