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器廠大門口變樣了,長長的一溜門面房上方,東、西、臨街,三面都安裝著宣傳牌,宣傳牌高出了東西兩邊鄰居的房子一大節。
特別是東西兩邊,圍在霓虹燈裡的‘樂居家居商場’一溜字,樂居兩個字很大,遠遠看著非常醒目。
‘樂居’兩字那麼招眼,它似在告訴人們:我的名字叫樂居,我是漂亮的傢俱,我將高高興興地進入你家、他家的居室,給你們家家戶戶帶來歡樂!
這個星期日早上,楊依林上班了。他在廠門外看過商店門面,心裡高興著進了廠門。
何自謙上早班早到了一會兒,他還沒有進辦公室,站在木器廠廠院裡和工人們說著木器傢俱的事。
何自謙看見楊依林推著腳踏車進了廠門,他趕快笑容滿面地迎著打著招呼:“楊廠長,你好利索了?這是來上班的吧。”
楊依林答應著,到廠門內東邊腳踏車棚下面鎖好車,來到何自謙跟前說:“我好利索了,今天就是來上班的。何廠長,我正有事兒向你彙報呢,走吧,去你辦公室裡說。”
兩人進來的何自謙的辦公室,各自坐下,何自謙先開了口:“你找我說事兒,我想一定是關連著廠裡的事兒,看你那喜滋滋的表情,肯定還是好事兒。呵呵,什麼事兒,說吧。”
“還真讓您何廠長猜對了呢。”楊依林高興著笑了說,“我聽說咱們樂居商場裡,前面門市上的塑膠用品、百貨用品,銷售情況雖說不是太好,也還算可以。就是木器傢俱的銷售情況,不理想,是吧?”
“就是啊。”何自謙說,“你剛才來上班,在外面你也看見了,咱的商店門面這麼大,雖說咱沒有敲鑼打鼓熱鬧著開業,咱這也算是開業幾天了,哎?就真如你聽說的,一天咱這商店裡也不進幾個顧客。”
何自謙說完,他看看楊依林,又安慰說:“不過呀,你先不要著急,咱們的商店是剛剛開業,訊息還沒有傳開,一兩個月之後,華元市民就會知道,咱們這裡有個傢俱商店了。到那個時候,咱的傢俱不愁賣不出去。
“哎?楊廠長,剛才你說有事兒對我說,你還沒對我說呢,我可又囉嗦了幾大串兒的話。什麼事兒,你快說,你快說。”
楊依林笑了說:“何廠長,我有個快捷方法,能讓咱們的傢俱生意很快火起來。”
“啊?”何自謙猛地一驚訝,說,“什麼快捷方法?快說,快說,說出來我聽聽。”
楊依林說:“昨天,我見秦工和鄭老師了。說咱們的商場沒有顧客,就是秦工對我說的。我和秦工、鄭老師我們三個人,針對這個大問題,隨即就想出了個辦法。”
楊依林說完,他看著何自謙,看何自謙能有什麼反應。
何自謙看著楊依林,他有點著急地說:“說呀,什麼辦法?你接著往下說呀!”
楊依林看老廠長是真心想知道,他們三人想的注意,他就把準備成立歌會的事兒說了一遍。
“成立歌會這事兒是很好,咱廠又有那麼大的會議大廳,場地是不愁了。”何自謙思想著說,“只是,這肯定是要裝修舞臺的啊,可這舞臺……”
楊依林見老廠長遲疑,他就知道老廠長還是發愁錢的事兒。他說:“我想過了,裝修舞臺不會花多少錢,只要用結實的,價格又便宜的木料就行,大一些的結實下腳料也可以。我看就是連椅不夠,擺不了那麼多座位。”
“你這一說,我心裡有數了。”何自謙說,“哦,我想起來了,會議大廳現有的連椅要是不夠,南院還有呢。馬路對面南邊租出去的那個廠子,咱廠出租的時候,那邊的連椅咱這邊沒地方放,還在南院堆著呢,咱們去搬過來就行了。”
楊依林聽了這話,心裡一陣輕鬆。他說:“何廠長,你儘管放心,我已經考慮過了,只要咱們的歌會能開始,顧客就一定會多起來。顧客多了,肯定就會有人買東西,咱們花出去的錢,很快會收回來的。”
“你說得有道理,我現在就去大廠,大廠只要點頭同意,一會兒我回來,咱們就開工!”何自謙說完,隨即就到塑膠廠去了。
大廠同意了成立歌會的事,楊依林那個高興啊,他和何自謙商量過後,何自謙隨即抽調工人,到會議大廳設計裝修去了。
楊依林在想:曉文她讓今天去拉樂器,這歌會還沒有開始呢,都搬過來放到哪裡啊?他又一想,曉文已經同著梓曦的面,說定了今天去搬,那今天就必須得去搬。搬過來,先放到我的辦公室,等歌會大廳舞臺裝修好了,再搬到舞臺上也行。
楊依林給秦梓曦打了電話,說了現在就去私塾衚衕搬樂器的事。他又叫了兩名工人,叫了宋奕,一群人騎上腳踏車,到塑膠廠門口和秦梓曦那群朋友會合,一起往私塾衚衕去了。
林靜、溫潔梅、宋奕,三個女孩一聽說她們的好朋友鄭曉文回家了,還要成立歌會的事兒,三人高興得,一路上三人的嘴就沒有停過,一下嘰喳到了私塾衚衕鄭曉文的家。
一進鄭家院子,這群朋友再一看到鄭曉文,一個個心情舒暢得笑著說著:“曉文真的在家呢!曉文回來了!曉文你可回來了!你讓我們好想啊!”
三個女孩看見鄭曉文,面上高興著,眼裡的淚不覺之中都想向外湧,不過,她們都忍著。三個人嘰喳高興完,又都埋怨起鄭曉文來。
林靜拍一下鄭曉文的手臂說:“你是怎麼回事啊,不就是一個工作嗎,你怎麼就失蹤了呢?春節時候剛看見你一眼,就又不見了,你把人都急暈了,你知道不知道啊!”
鄭曉文笑了說:“上級派的工作,我得服從指揮認真做啊。這以後就好了,馬上就完成任務了,就又該和咱們的好朋友們在一起玩了,大家就別再埋怨我了啊。”
三個女孩聽了這話,都露出笑臉又說笑起來,說著搬樂器的事。
一群人來到書房,他們非常細心、非常穩當地把鋼琴搬到了院中。朋友們很快把屋子整理乾淨,看看屋子乾淨整齊了,才又進西廂房搬了古箏,拿了其它樂器。
楊依林心想:成立歌會,也不是一兩個月就散了,這要是長期用著私人的東西,總是不太合適。
像曉文、林靜,肯定平時都要練琴,她們能一連幾個月不練琴?那手指還能那麼靈活自如嗎?不行!等木器廠下個月有錢了,就必須得去買該買的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