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依林不禁說道:“這盆綠色小菊屬於淑女型。它潔淨如玉,清雅素美,它呀,太讓君子們愛了!”
楊依林說完心裡想著:紅色小菊有一點點像曉文,黃色小菊像得稍多了一點點,這綠色小菊,它最像曉文!
鄭曉文接話說:“依林,你真會比喻,我也是這樣看這盆綠色小菊的。”
兩人正在說話,忽然聽到了聲音花美的小鳥叫聲,都想著:哎?這園中有畫眉飛進來了?
兩人抬頭看看樹上,見兩隻小鳥在樹上、在花間,一會兒飛到這裡,一會兒又飛到那裡,飛著叫著動聽地聲音,飛著,叫著,飛走了。
楊依林說:“這兩隻小鳥看咱們兩個遊園,它們羨慕,是來湊熱鬧的。”
“我看它們是來看你的,其中一個說:‘這個人叫依林?以前沒見他來過東園,他是從那裡來的呀?’另一個說:‘他是曉文的朋友,這你都不知道呀,笨!’”
楊依林聽了鄭曉文這話,他一下笑得哈哈的。他環顧一下花苑,說:
“曉文,這園中的樹樁盆景這麼多,造型都不一樣,還都這麼藝美好看,哪盆是你創作的?也讓我欣賞欣賞。”
“好啊,再過十來天有的盆景就該入花房了,花房裡的花一盆挨著一盆,你就不能全方位觀賞了。趁現在還沒有搬進花房,你就好好看看吧。”鄭曉文接話說。
楊依林一聽盆景該往花房搬了,趕快說:“這盆景哪天入花房,記住對我說一聲,我來搬。”
“我只是隨口說說,哪能老麻煩你呀。”鄭曉文說。
楊依林認真又詼諧地說:“好朋友之間,怎麼能這麼見外說麻煩二字呢?見外!見外!你對我也太客氣見外了!”
鄭曉文聽著這話,看著楊依林的表情,她笑得格格笑的。
她指指葡萄架前花臺上的羅漢松、紫薇說:“那兩盆,我覺得是我的最佳之作,你看吧。只是紫薇現在沒有花了,可它的韻致尚存,你仍然可以觀賞。等明年花開之時,你再仔細觀賞它。”
楊依林一看到羅漢松樁景:“呀,這不就是影壁牆上畫的那棵羅漢松嘛,原來這是你的真材傑作啊!那天是看畫,今天遊園,這得仔細看看實景!”
鄭曉文笑了說:“看吧,你就盡情觀賞。”
楊依林見這盆羅漢松樁景的造型是天然大樹形,樹高一米,根蔸很大,主幹較粗。蒼老的主幹在樹高三十厘米處向右鋪開了一片小枝,此小枝散開的枝葉極富美韻。
羅漢松的主幹繼續向上長到七十厘米高時,杈開向左分了一小股,這個小股向左下方傾斜生長,形成了很自然的一大斜飄枝,此斜枝在半空中展示著英姿、飄灑著舞美。
那大股主幹向上又長了幾厘米,便散開枝葉生長,長成了榮盛蓬勃而完美的蒼翠樹冠。
楊依林感覺這盆羅漢松,就這麼簡單地生長著大小長短几片綠雲,結合著它遒勁的根,挺拔的幹,古樸的皮,整體觀賞,它氣勢雄偉、景象壯觀,儼然千年古樹風姿!
楊依林又見羅漢松和花盆裡的山峰石,連在一起所構成的畫面,一眼望去,直覺自己經置身於名山風光之中了……
楊依林觀賞完這盆羅漢松,他看著鄭曉文說:“你竟然獨創新意造出瞭如此絕妙的盆景作品,實在是令人驚歎啊!佩服!這可不是一般的佩服,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鄭曉文格格笑了說:“謝謝誇獎。其實呀,盆景製作和作詩、繪畫一個道理,靈感一來筆頭生花,手下出巧,那獨到的精妙彩美就全出來了。”
楊依林聽著鄭曉文的悅耳語音,想著鄭曉文說的美妙話意,不禁點頭自語著:“美也曉文妮妮,妙也曉文妮妮,啊,我好舒心啊!”
鄭曉文看看他:“你嘟囔的什麼呀?”
楊依林趕快回神:“哦,我在讚美盆景呢。”
鄭曉文看楊依林有著如此觀賞盆景藝術的水平,心想:啊,遇到知音了,從未有過的:精神爽!
鄭曉文心裡高興,她像個小孩子似的看著楊依林高興地說:“依林,你是真的懂盆景藝術啊,等有時間,我把這棵羅漢松,還有那棵紫薇的初始創作構思,一一講給你聽!”
楊依林心想:我發現,我與她的情趣、愛好越是相近,她就越是高興。我要是越能看懂她,她肯定是越愛我了!這樣就太好了,她呀,她就是我楊依林身邊的人,我是娶定她了!
我楊依林要是在事業上再做出優異成績,到那時候,沒有任何疑慮,她一定就是我的了!呵呵,高興!
楊依林想到這裡,他為自己的信心、願望,使勁加了一聲油:“好!”這個‘好’字,是他高興得喊出來的。
鄭曉文聽了,以為是楊依林在回她的話,她心裡說:看把他激動高興的,回個話還喊得差點蹦起來,真是個可愛的大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