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人們個個都難忘,故鄉土地塊塊畝畝散芬芳。
人人都說月是故鄉明呀,我心中的故鄉月啊故鄉月,
故鄉月千年萬載長明亮,故鄉太陽千秋萬代照四方!
舞臺上,四個人舞到、唱到最後一句的時候,國之棟、厚中華唱著、舞著,舞到了林靜、楊依林前面,四個人做了一個非常優雅的,歌曲結束造型動作,圓滿完成了這首歌曲的演唱和舞蹈。
臺下的觀眾們,隨著臺上唱、舞的結束,熱烈掌聲立時響起,那暴風雨般的鼓掌聲音響徹了歌會大廳,響到了廠院,響到了空中,響到了黃河邊的青山上……
臺下的顧客在校生們,個個都在熱烈鼓掌並議論著臺上四個人的唱詞、歌聲和舞姿。
“哇!第一次聽描寫鄉下的歌曲!第一次看時代感這麼強的唱舞場景,好歌詞,好歌聲,好舞姿,好新鮮啊!”
“玫瑰!風信子!國之棟!厚中華!你們的唱,你們的舞,簡直是太順耳、太招眼、太引人,太優美了啊!”
“謝謝玫瑰!謝謝你給我們講了、給我們唱了,這個真實的好故事!”
“我們好多在校生都沒有去過農村,這個真實故事讓我們瞭解到了,農民們的勤勞智慧,鄉親們之間的淳厚情感!”
“五十年代的純美故事,一樣能吸引我們這一代的人!”
“哎,哎,誰能講講什麼是葫蘆光?”
“就是剃了個光葫蘆頭,懂了吧。”
“哎呀,原來是葫蘆光頭呀,玫瑰真會用詞兒,哈哈哈哈!”
“罩網?誰知道什麼是罩網啊?”
旁邊的一個大伯接了話,他說:“我在黃河裡罩過魚,我知道。罩,就是約有四五尺直徑的一個鐵條大圓圈兒,鐵條約有三四公分高,大半公分厚,上面隔著差不多一寸就有一個小孔,小孔是穿連漁網用的。
“鐵圈上還有兩根弧形圓木棍兒,也就是像弓一樣的,手正好能抓住的圓木棍兒,交叉著固定在鐵圈上。木棍那個交叉點連著魚網的中心,起著魚網中心的固定作用。
“去黃河裡罩魚,那可不是隨便就下河的!第一,必須得認識黃河的水流,還要有一定的看魚眼力和拋罩技術!在河裡罩魚的時候,看準稍大一點的魚,把罩網拋過去,罩住魚就行了。如果罩的魚太大了,你就是按住罩網,魚也會把罩網撲騰個窟窿的。”
“呀,大伯您這一說,看起來拋罩網還得有力氣、有技術啊!”
“那當然啦,要是不用力氣,又不用技術,也不用看水流,想吃黃河鯉魚,那黃河裡面,那不是到處站的都成人了?嘿嘿嘿嘿!”
“哎喲,那可不敢隨便下黃河啊!聽說黃河水很深、很深的!到處都是急流漩渦!不識黃河水,可不敢亂下黃河!”
“對,對,你說得對。不過,黃河那麼寬,水面那麼美,站在近處觀賞就行了。哦,聽說連岸邊都不敢站的!因為岸邊隨時都有被河水沖塌的可能!”
“記住了,記住了,要是去黃河邊旅遊,咱們就站得遠一點!”
臺下年紀大的顧客觀眾們,有很多人是從鄉下來到城市的,他們聽了這首歌、看了臺上的舞蹈,從心底裡就有一種親切感。他們等到歌聲一落下,抬起雙手激動的掌聲更是響亮,一邊鼓掌一邊隨即就開始議論起來:
“是呀,玫瑰寫這歌詞太對了,太好了,農村的鄉親們,大事小事都是呼來喚去的,有點稀罕東西也是端來送去的,可親熱了。”
“咳呀,這城裡和鄉里就是不一樣,我搬這個家都住了幾年了,離鄰居的家門只有三米遠,直到現在和鄰居走個碰面,還是隻用點頭打招呼,鄰居家幾口人,姓什麼,叫什麼,還是一點點都不知道。”
“就是,就是,我們和鄰居也是這個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