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潔梅說到這裡,她歪著身子伸著手臂拍了楊依林一下,說:“趕快把你寫的這幾個難聽的字去掉,改成好聽的字,啊!”
溫潔梅見楊依林不接她的話,她又說:“你要是不改,那字不是看著也不好看,念著也太難聽了?你改個好聽的詞兒,再吟詠一遍讓大家聽聽嘛。”
楊依林這才挺直身子,忍著笑,帶著勁兒說:“驢叫不改!”
大家聽了,都知道楊依林說這話,是用了一個成語的諧音,一群人頓時哈哈格格大笑起來。
溫潔梅極小聲地“切!”了一聲,沒說話,也沒有笑。
楊依林看朋友們笑的舒暢、高興,他接著說:“大家想一想,從原始驢到現在的驢,所有的驢都是咯兒嘎、咯兒嘎地叫,驢叫的聲音,一直都是這樣,這怎麼改呀,啊?”
大家看楊依林,晃著身子、晃著頭學驢叫,還說著好玩的話,忍不住又是一陣笑。
楊依林看鄭曉文也在格格地笑,他心裡特別輕鬆:嗯,曉文的感冒一定是好透了,這就好,這就好!
溫潔梅小聲自語著:“不和你老楊較勁了,我也得寫一首,平衡一下心理出出氣!”
溫潔梅寫完,她朝著大家說,“哎,都別笑了,那會兒逼著作詩時候,我做的不是詩。現在我模仿楊廠長的驢叫,寫了雞叫,也是正兒八經做的一首詞:《調笑令·山鄉景觀》,大家說好嗎?喜歡聽嗎?”
一群人都說著:
“好,好!你又寫了什麼搞笑詞兒,就唸吧,非常喜歡聽!”
“只要是你寫的,不管是驢叫、雞叫、貓叫、狗叫,肯定很好玩,快唸吧!”
溫潔梅說:“那就好,請大家欣賞!”她吟詠起來:
《調笑令·山鄉景觀》
雞叫,雞叫,
翠野山鄉熱鬧。
峰上峰下亮天,
村左村右道彎。
彎道,彎道,
鞭舞黃牛拉套。
溫潔梅吟詠完,林靜就撇撇嘴說:“看你小妮子寫的最後一句,我只知道鞭撻、鞭打、鞭笞、鞭策,從沒有聽說過‘鞭舞’,你小妮子弄個舞字放那裡幹嗎啊?”
“我好不容易做了一首正經詞,你又吹毛求疵。”溫潔梅說,“那個地方應該用仄聲。再說,那撻、達、笞、策四個字,不是打,就是刺,老黃牛那麼老實能幹,我就是不讓打它,不讓刺它!
“嗯?好像‘策’字不刺牛吧?咳呀,管它刺馬還是刺牛呢,不說這了。我寫舞字的意思,是說舞舞鞭子,嚇唬嚇唬老黃牛,就行了。再就是,趕牛哥舞起鞭子的樣子,挺瀟灑帥氣的嘛。”
林靜趕緊說:“哎喲喲喲,行,行,你有理,跟你一較勁,把我的靈感也氣出來了,現在我就用你的詞牌、詞題,做一首詞。你前雞後牛,我前牛後雞,做出來也是一首好詞,你要不信,你聽聽就知道了。”
林靜朝大家說:“哎,朋友們,我也做了一首詞《調笑令·山鄉景觀》,請大家聽了啊!”
林靜說完,正經吟詠起來:
《調笑令·山鄉景觀》
牛叫,牛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