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依林是華元大學的應屆畢業生,今年二十一歲,身高一米七八。從他的外表、氣勢上看,他給人的感覺,像是有二十七八歲。
楊依林出生在中陽縣楊家溝一個農民家庭裡。父親楊雲嶺是個寡言少語、性格較為深沉內斂的農民,媽媽是一位勤儉持家、善良聰慧、精明強幹的農家婦女。
楊依林有兩個哥哥,一個姐姐。他的乳名:小子。
楊依林有一位堂叔楊雲漢,在一爺之孫中排行老三,他稱三叔,他父親排行老大,楊雲漢稱他父母大哥大嫂。
今年初夏,楊依林心想,眼看就要畢業了,自己很想留在華元,他每想到此,都會到他三叔家裡談他的工作問題。
楊雲漢雖為華元市二輕局局長,可他操了幾個月的心,也沒有給堂侄找到理想工作,最後決定把楊依林安排到局裡的一般工作崗位上了。
半個月前,楊雲漢搬了新家,楊依林搬進了他三叔的舊居。
楊依林在二輕局上著班,他心裡還在想,自己一直都有努力當官的願望,現在,在上面做個一般幹部,浮在這裡又有什麼意思?若是到下屬工廠盡心盡力幹出成績,說不定心裡的願望能提早實現!他把自己的想法和三叔商量之後,三叔點頭同意,叔侄兩個便一錘定了音。
楊依林接到局裡讓他到利豐塑膠製品廠蹲點的通知,今天一早他就來廠裡報到上班了。
楊依林在馮友民的辦公室裡正看報紙,辦公室主任曲映濤在門外叫著:“許廠長,沈書記讓你去一下。”
在馮友民辦公室裡坐著的許正方,聽到叫聲立即出了門。
許正方一進沈玉恭的辦公室,在裡面坐著的馮友民對他說:“咱們還沒顧上安排呢,楊依林可來上班了,我讓映濤去叫周廠長、小鄭了,中午你別走,一會兒你們幾個先陪楊依林到兩廠轉轉看看,看完你到這兒來,咱們趕快拿主意,給他安排個位置。”
說話間,周應彬、鄭曉文到了門外。
行政大院裡,馮友民朝那幾個人介紹完楊依林,他又向楊依林依次介紹著書記沈玉恭、財務廠長許正方、生產廠長周應彬,輪到介紹鄭曉文時,他說:“這位是局裡派來的幹部鄭曉文……”
此時的鄭曉文雖然換上了工作服,可楊依林一眼就認出這個女孩,就是他在馬路邊碰面說話的女孩,他臉上很快掠過了一絲喜色。
馮友民繼續說著:“哎,還別說,”他指一下楊依林又指一下鄭曉文,“你們兩個是同事,也還都是大學本科畢業呢,呵呵!”他對大家揚揚手,“你們去車間看看吧,我和沈書記還有事,就不陪了。”
許正方、周應彬、鄭曉文、楊依林四個人走出行政大院,穿過寬闊的廠院空地,依次進了幾個車間。
正在車間裡對工人們指點著的工程師秦梓曦,他見這一行人進來,根本無心過問是什麼事,只拿眼神痴痴地望著鄭曉文,同時緊閉嘴唇微笑著向鄭曉文點頭示意。
鄭曉文除了沒有秦梓曦那種眼神,她也向秦梓曦回了一個同樣的表情動作。
說也奇怪,秦梓曦、鄭曉文兩人的無聲對話,旁人全然不覺,卻被初來乍到的楊依林盡收眼底。
楊依林看到秦梓曦那痴眼一幕,當即心裡就莫名地沉了一下,聽到周應彬介紹車間主任,他才機敏地回過神與車間主任握手道好。
周應彬指著秦梓曦對楊依林說:“這位……哎,你們兩個也是同事啊,這是咱局裡派來的秦工程師,你們應該認識吧?”
秦梓曦趕緊跨前兩步,握住楊依林的手自報了姓名。
這四個人又來到金工車間,開小刨床的女孩林靜看到楊依林,不由多看了幾眼。車間主任帶著看完工人工作情況,出門時,林靜抬著有點油汙的手,緊追幾步,用肘碰碰走在後面的鄭曉文:“曉文,你們這是幹什麼呀?”
“上面派來一個幹部,馮廠長讓陪著他轉轉。” 鄭曉文說。
林靜一怔:“哦……”她還想問些什麼,可又把話嚥了回去。
這一行人從廠院東南方向的職工食堂出來,進了廠院正東的倉庫大院。
周應彬對楊依林指著說:“你看,這個倉庫院很大,院子的東邊,過去那個門,是廠裡的託兒所,託兒所東邊街上有正門。
“南邊那排房子,東邊院裡那間是託兒所的辦公室,挨著西邊倉庫院這間,是保管封五雲的辦公室。為了工人們領取工具方便,只有封五雲的辦公室不在行政大院。”
許正方早聽得不耐煩了,又聽到周應彬介紹封五雲,他煩上加惱:讓你領著看看就行了,介紹那麼清楚幹嗎呀,你周應彬是講解員出身啊!耽誤事!
周應彬沒有看許正方的臉色,他轉身指著北邊說:“你看北邊這個大房子,是咱廠的大倉庫。”
楊依林一直認真地聽著、看著、點著頭。
這四個人從倉庫大院出來,都騎上腳踏車到長城東路路北29號木器分廠去了。
華元市利豐塑膠製品廠木器分廠,原是二輕局下屬的獨立企業,去年上半年,二輕局合併了一些工廠,其中就把木器廠合併到了這個塑膠廠。
塑膠廠不願捨棄木器製作,這個木器廠應為塑膠廠的一個車間。為方便傢俱經營銷售,這個廠裡有些科室仍然存在。車間主任這個職務,仍按廠長職務稱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