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這些大好訊息中,又有好訊息傳來。
電影要在國外各地區前後上映。
所有人都沸騰了。
這代表什麼,代表電影真正走出國門了。
小祈真的做到了,帶著國內的電影走出國門。
大家帶著無限的希望,又帶著忐忑,等著反饋回來的訊息。
一開始並不是很好。
畢竟國外的人習慣輸出,並不習慣這樣的輸入,很多人都不看好,或者不習慣去看。
這樣的情況持續了一個星期。
媒體一開始吹捧了很多,看到這樣的結果,不少人開始暗暗閉嘴,不過也有一些媒體,還有一些對家開始踩。
之前能將你誇上天,後來就能將你踩到底。
他們說電影水土不服,就算國內表現再好,也只能在國內嗨,還是走不出國門。
還有人開始替小祈惋惜,說他肯定後悔了。
當初明明有機會在他面前,他不珍惜,還太過自信,說自己將帶領電影走出國門,現在鬧笑話了吧?
這些明裡暗裡的貶低不提,還有不少什麼專家影評人分析為什麼會失敗,什麼水土不服都說出來了。
更過分的還有人說在國內被捧上神壇,最後到了國外灰溜溜,直接丟臉丟到太平洋去了。
在這些陰陽怪氣中,小祈和時珞的粉絲還有喜歡電影的,都被氣死了。
行業內不少人都嘆氣,覺得圈子還是太亂了,好好的事,硬是給弄臭了。
在這樣的氣氛中,風向又忽然變了。
原因是電影上映後,雖然看的人確實比較少,可是也又看的人,看過的都覺得不錯,後來就推薦給其他人。
網路時代傳播總是最快的,一開始只是小範圍,可是後來這個範圍就越來越大。
最後慢慢的口碑的好處就體現出來了。
在電影院都決定開始撤下的時候,上座率忽然高了,票房忽然上去了。
這基本是不可能的事,可是就是發生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這一些好評,這一些推薦,最後終於發揮了作用。
情況形勢逆轉,在國內那些踩的人還沒反應過來前,一切都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