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可別小看這款單兵火箭筒,對裝甲目標在400米距離,可以穿透65°安裝的180毫米均質裝甲!”
劉躍自然知道這些火力不足恐懼症晚期患者的想法。
沒有介紹其他,直接說威力。
果然,聽到他的介紹,幾位廠領導頓時就來了興趣。
“在這樣遠的距離真能到達這麼強的穿透力?”許明輝有些不相信,“691式40火穿甲在300米距離也只能穿透110毫米的65°均質裝甲……”
許明輝作為總工,自然知道。
國內單兵反坦克火箭筒,40火那是主力。
雖然單兵火箭筒技術含量不高,無法體現火箭炮的威力,可2186廠是火箭炮生產單位,為了生存,哪怕嫌棄40火,也要生產的。
劉躍說的這技術指標,如果真的沒有問題,那對蘇聯最先進的T72坦克厚重的裝甲都能穿透!
如何能不來興趣?
“這款單兵火箭筒,不僅用於反裝甲目標,同時也可以對工事進行攻擊,威力隨著口徑的增加提升很多,根本不是40火可以比的。”
不是劉躍嫌棄40火,在目前40火的改進型彈藥都還沒有出來,威力真心不大。
後面大量裝備的40III型火箭彈,要1988年才會研製出來。
由於一隻胳膊受傷,牽扯著還是有些痛,沒法指著圖給幾人介紹,劉躍直接把技術圖紙丟給幾人自己看,他們看,劉躍講。
鄭建國跟呂濤兩人自己知道自己的事,也沒去接圖紙。
許明輝拿著圖紙就認真地看了起來。
設計他不行,眼力還是有。
劉躍在旁邊解釋,讓他不停點頭。
“劉躍,你這設計,很多采用非金屬材料和一次成型工藝。特別發射筒零件,80%都是塑膠件,強度能達到?而且對模具需求也大啊,投資可不小……”許明輝很快就發現了問題。
劉躍的設計,居然使用塑膠來生產火箭彈發射器!
這安全?
沒等劉躍回答,他就繼續提出問題,“另外,火箭彈設計,戰鬥部全部採用衝壓與壓制件。連發動機三大件,連線螺栓、燃燒室、帶尾翼座的噴管都是鋁合金,也是採用熱擠壓工藝,這不僅對基礎材料技術要求相當高,模具製造也非常複雜……”
許明輝難以理解劉躍的設計。
方案沒問題,可這些材料的使用,太不合理。
劉躍看著許明輝,才發現他能當上總工並不是那麼簡單。
雖然他只是高中畢業生,僅僅是看了一番技術圖紙,就能抓住重點,提出這些質疑,說明他對整個生產工藝瞭解得非常清楚。
這年頭,果然沒有在職位上混日子的人。
“許總,這些都是在瞭解到整個工廠加工能力後作出的改進設計。採用非金屬材料及一次性成型工藝,再大批次生產過程中,有利於整體降低單位成本。當然,前期模具製造成本會很高。”
劉躍不得不承認。
他的設計上使用塑膠件的零部件很多,這些塑膠件在生產前需要先設計製造模具,製造難度對有著專門工裝夾具生產車間的2186廠來說很低,可前期開模成本很高。
必須要批次生產才行。
“要是上面不給撥款,怎麼辦?難道自己開發模具?模具開發出來也沒問題,部隊不要,這些模具……”呂濤皺著眉頭提出質疑。
當初鄭建國跟他們商量過,不管劉躍拿出什麼設計方案,只要效能好,有可能滿足部隊使用需求,廠裡經費只要夠,就自己搞。
自己搞了,才能讓上級撥款。
基地裡,273毫米多管火箭炮專案,現在都沒明確是否同意給2186廠,要等自旋發動機生產出來試驗看效果,基地技術部門審評過關,才考慮273毫米多管火箭炮專案給他們。
現在劉躍拿出個單兵反坦克火箭筒,穿甲威力不小,可生產樣品要是開模,成本太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