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提出搞273毫米多管火箭炮,本來國家有需求,而且也沒有更好的,同時也為了後續向制導火箭炮方向發展。
更因為尾旋發動機屬於航天領域最基本的核心技術。
還有其他的新型固體推進劑等。
國內技術,距離國際先進領域,差得太遠。
只要搞定這種發動機,以後無論衛星,還是運載火箭,甚至洲際戰略導彈的相關技術都會進步很大一截。
劉躍本來就從未來而來,加上這些年跟眾多名師學習,眼界自然不是一般人可以瞭解的。
搞不定這些基礎技術,在國家沒錢大力搞這些技術的時候不做好技術儲備,以後想要邁入宇宙,實在太難。
“諸位領導,大家現在最疑惑的是尾焰自旋發動機的技術。我們可以先不急著搞273毫米多管火箭炮專案,把尾旋發動機搞出來……兩年前我就著手設計,並有眾多老師進行技術指導……我相信只要把樣品製造出來,進行實驗,自然就可以證明我們是否可以搞大口徑多管火箭炮專案……”
劉躍顧不得謙虛,同時退了一步。
無法拿下多管火箭炮專案,他後續計劃就無法展開。
要是進入到單項技術領域的研究中去,最終他會被束縛在這個研究領域裡。
他可不希望自己一輩子就只搞一個領域的技術,那樣太沒有挑戰性。
光是自旋技術這一領域,就可以讓一名專業技術人員搞一輩子都無法達到巔峰。
技術是不斷發展的。
哪怕國外現在已經開始使用三軸自旋技術來控制衛星姿態,自旋技術在未來大半個世紀,都依然有著巨大的前景。
三軸自旋技術,對陀螺儀的精度要求苛刻到極致,而且無法批次生產。
以目前002基地的技術條件,要生產高精度的陀螺儀,確實是可以手工生產出來的,畢竟後面數十年,陀螺儀的核心部件,都是手工配合高階測量裝置加工,機械無法達到那種精度……
這種陀螺儀利用手工條件生產出來,成本會讓人崩潰。
“你的意思是,已經有了自旋發動機的設計?”
李興農饒有興趣地看著劉躍。
劉躍抬出來的技術專家屬於航天的頂級大佬,雖然話難聽,罵了他們,大家心中倒也沒有跟劉躍這樣一個年輕人計較。
葉劍鋒懶得再說什麼。
跟一個年輕人置氣,沒意思。
飛行控制這一塊,不是這麼簡單的,要不然國內早就突破了。
劉躍這完全是初生牛犢不怕虎。
讓他吃點苦,也算是好事。
“是的,首長。發動機已經設計出來,對材料的要求不是很苛刻,基地都有。只要上級撥付經費,我們完全可以在二十天內生產出來!”
劉躍的來頭大,路子野,總部機關領導們也不知道劉躍話裡有幾分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