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兩廠關係非常好,當年剛建立時,雙方技術基礎差不多……後來,他們參與了多型導彈專案研究,運載火箭的一些簡單開發業務也能撈到……我們發展方向是火箭炮……咱基地是整個航天系統的備份,全航天系統的所有技術基礎跟製造力都擁有。從107多管火箭炮生產技術一直到長征運載火箭,以及可以向其他大洲投送蘑菇蛋的大東風,基地都有技術備份……”
鄭建國說這些的時候,對2109廠的那種仇恨倒消失了不少。
透過他的講述,劉躍逐漸知道了2109廠跟2186廠的矛盾由來。
從數年之前,技術實力更強的2109廠就不斷搶2186的專案跟技術人才……
“總部機關的領導難道不管?”劉躍不可思議地問道。
這種情況,不應該出現啊。
“不是總部機關領導不管,而是沒辦法……咱基地從最開始的存在,就是備份,不是為技術研發而建立。所以航天所有技術我們都有,卻沒有太強的研發能力……”
許明輝知道劉躍為什麼會這樣想。
劉躍從小在基地裡生長,出去了十年再回來,對基地的具體情況並不瞭解。
基地到現在,都沒完成最初的建設方案。
後續的建設,因為國家計劃調整,都已經停工了。
按照原本建設方案,基地所在的區域,大山都會被挖穿,讓分佈在各處的工廠、車間全部連通。
同時,所有重要技術備份跟生產能力都進入山洞。
在連綿的大巴山裡,即使爆發世界大戰,敵人也不可能準確地找到基地位置所在。
因為這樣的原因,所以每年生產計劃得到的就不如其他單位,從而導致基地內部競爭非常激烈。
各個單位為了發展,必須有專案,才能有經費,才能得到更多人才。
只有研究出先進的技術來,單位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從而導致強者越強,弱者越弱。
2109廠原本比2186廠只多了制導部分的研究。
就因為一方面的技術差距,使2109廠技術優勢開始突破,並遠遠領先2186。
之前國家導彈研製任務更多,而導彈的關鍵技術在制導系統。
火箭炮根本就沒有幾個型號,一直也沒去的太大突破,這就導致雙方差距越來越大。
隨著雙方差距逐漸拉開,2109廠為了更多經費,開始搶2186廠的專案。
107火箭炮改造專案,也並不是劉躍看到的這種情況。
在之前,原本屬於2186廠的火箭發動機研製相關專案,都全部被2109廠搶走。
總部機關領導的態度也很明確,誰能力強,誰上。
為了加快發展,總部機關在幾年前就開始優先集中力量發展技術領先的單位,期望一些企業發展起來,再帶動其他單位發展。
在這樣的基地內部政策下,2186廠幾乎被2109廠挖成一個空架子,拿不到專案,經費越來越少,技術人員也被2109廠大量借調。
要不然,許明輝這樣一位曾經的高中畢業生,也不可能成為整個廠的總工。
表面看起來架子龐大的2186廠,實際上只是一個空架子!
雙方早已積怨已深,在這時候爆發出來,劉躍倒也並不奇怪。
換成是他,也不可能容忍。
沒想到鄭建國還忍了這麼多年。
“難怪我發現2186廠整體技術都不行……”劉躍不得不感慨。
“何止不行,完全是沒有什麼技術了。咱們廠現在唯一的寶貝,就是你所在的39車間那一批頂級技術工人。這批技術工人,2109廠也早在打主意了。如果這個專案沒搶回來,繼續下去,這些人同樣會被2109廠借調走。那時候,我們廠要麼併入2109,要麼破產……”
鄭建國說到這裡,臉上更扭曲。
都是沒錢給鬧的。
要是經費足,至於麼?
劉躍不得不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