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他是不打算說尾焰慢速自旋這技術。
技術對劉躍來說,不復雜,甚至非常簡單;可對這個年代來說,就複雜了。
只要擁有了這樣的技術,遠端火箭炮,根本不是夢。
為了提高遠端火箭炮射擊精度,要麼就是採用尾焰低速自旋加上其他手段,要麼就向著制導火箭炮的方向發展。
為了這技術,國內投資無數,研究了幾十年。
“真的?”
宋斌一臉激動地問劉躍。
他是火箭炮專家,自然清楚這技術的作用。
“怎麼回事?”馮保國覺得現在完全是浪費時間,劉躍給他的印象實在是太不好了,“等他們解決了精度問題,再來吧。”
“馮處長,尾焰自旋技術,這是我們國內剛剛開始研究的技術領域,其目的就是為了提高遠端火箭炮精度,降低成本……”宋斌把火箭彈自旋技術做了一番介紹。
在場的大多數都是專家,自然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鄭建國等人,甚至根本就沒聽說過這樣的技術。
而2109廠的幾人,則是沒有吭聲。
他們想要繼續煽風點火,想著劉躍的來頭,最終還是作罷。
“真是這樣?”
馮保國看著劉躍,完全不相信。
來頭倒是大,滿嘴跑火車,做事一點都不靠譜。
基地總部機關的幾名領導,一直也是不吭聲。
尾焰慢速自旋技術,他們聽說過,礙於基地在火箭炮方面的技術儲備少,經驗也少,所以倒也沒有專門立項去研究。
航天雖然製造火箭炮,相比部隊的首長喜歡重炮,他們更喜歡用來投送快遞的各種射程的精確制導導彈。
那玩意兒用來實現千里之外斬敵將首級,絕對的利器。
火箭炮那東西,終究太粗魯。
“首長,確實是這樣。這些火箭彈尾部的阻力環,目的也是為了讓火箭彈在飛行過程中旋轉時候保持穩定……”劉躍做出了詳細的解釋。
火箭彈尾部的阻力環增加,作用確實是穩定火箭彈飛行過程中的姿態,以此提高射擊精度。
“大炮從最開始發展,加工技術提高後,就採用線膛炮,這些刻在炮管內部的膛線,目的就是為了賦予炮彈旋轉的能力,以此提高精度跟增加有效射程……火箭彈初始速度很慢,也不可能在發射管內增加膛線,只能在火箭彈自身去尋找解決辦法……”
劉躍見軍代表們願意傾聽,趕緊把這些給說了出來。
現在國內依然只有線膛炮生產製造技術,滑膛炮的技術難度太高,一直都沒有解決。
劉躍說的道理本來也就淺顯,沒有人聽不明白的。
原本對劉躍的話,還極其不爽,可聽了劉躍的解釋後,謝軍瞬間就想明白了問題出在什麼地方了,“劉躍同志,你的意思是我們在發射時候的修正出了問題?”
普通火箭炮,需要根據火箭彈在飛行過程中的姿態變化來修正彈道。
很簡單的道理,確定目標,發射位置,再根據火箭彈管的仰角,根據理論的拋物線來試射,試射後,根據落點進行計算,進一步修正彈道。
跟大炮瞄準鏡的原理相差不大。
107火箭彈光禿禿的,沒有尾翼,也沒有制導,飛行過程中沒法修正,只能按照經驗提前補一點仰角,以此提高精度。
結果,就在這裡出了問題。
“是的,謝場長,這怪我。如果之前我考慮到這點,就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了。”劉躍嘆了口氣。
宋斌也不管馮保國一臉不耐煩,興奮地說道,“立即修正,繼續試射!”
要這技術真的有,這將會給整個部隊的火箭炮部隊發展帶來多大的變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