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從一到五幅中,可各選一幅。”
宇文化及嘴角一揚,宇文閥的兩人強忍住激動,喜孜孜地道:“是!”
“你們從六七兩幅中,各選一幅。”
寇仲和徐子陵倒也不貪,有的練就不錯了。
但就在宇文閥兩人看著穴道經脈執行,體內真氣開始流轉,氣血搬運時,兩人依舊在跟圖譜君大眼瞪小眼。
最終,還是寇仲開口,堆起笑容:“這位大俠,我們不認得這些點和線條。”
沒有人笑話他們。
因為一眼就能看出來,這兩個混混就是武盲。
黃裳看著他們,沒有直接講述經脈和穴道的名稱,而是開口道:“習武的根基,在於‘心’、‘體’、‘意’三點。”
“心,就是你們的尚武好奇之心,練武持久之心,吃苦耐勞之心,欲習上層武學,先煉心,掃除雜念,我道家名為抱元守一……”
“體,則是通其經脈,調其氣血,其中又分為三步十路……”
“意,並非單純的氣機交感,而是要與心、體相合……”
最初是雙龍在聽,緊接著那宇文閥的兩人也情不自禁地聽起來,最後連林一江、宇文化及和石龍三人都聽得聚精會神。
這個年代,富文富武,宇文化及是世家出身,從小錦衣玉食,石龍同樣也是出身富戶,後來才有機會拜入名師,基礎打得都是很牢固的。
但他們與此時黃裳所言一比,才發現啟蒙老師與這位,實在是天差地別。
不僅僅是深入淺出,更是因材施教,幾乎每個人露出稍有疑惑之處,黃裳都會加以點撥。
這種點撥不是直接解釋答案,而是提示訣竅,引導學生自己思索。
當自己想通的那一剎那,心中湧起的歡喜實在難以言喻,如果是個幼童稚子,保證會愛上學習。
別說宇文化及和石龍驚為天人,林一江都露出驚詫,恍惚間有種熟悉感。
眼前這位和自己的師父,在教學能力上,真是一樣的立意極高,高屋建瓴啊!
名師!
這是一位名師!
好的武學不代表也能教出好的弟子,主要在於因材施教四個字,許多宗師乃至大宗師,確實已經將自身所學融會貫通,到達極致,但他們的徒弟卻有不同的情況,能否為徒弟量身定做一套適合自身的武學和學習方式,才能看出一個人的授徒水平。
他的心中浮現出一個念頭,應該邀請這位黃裳前輩,來晉陽書院教書育人。
晉陽書院擁有如今偌大的聲勢,老師自然不可能只有裴矩一人,而是廣邀同道,形成雄厚的師資力量,名師輩出,才能培養出一代一代越來越多的英才。
當然,說那些為時過早,先著眼於現在,隨著黃裳的講述,雙龍也不斷髮問。
很快,就連宇文化及和石龍,都對這兩個小混混刮目相看。
因為他們理解能力快到極致,每每發問也是問到點子上。
黃裳講述了大半個時辰,又教他們各個穴道和各條經脈,雙龍居然就開始上手了。
要知道他們孩童時期,哪個不是學了一個月,其後再不斷掌控?
而雙龍從一片空白,到開始笨拙地修煉,僅僅一個下午。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他們保證不敢相信。
只能說名師遇上天資出眾的弟子,簡直是天作之合,自然一日千里。
宇文化及有些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