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與這小包子的接觸,他有了確定,仙胎是存在的。
不過現階段不該叫仙胎,而是叫仙染色體。
因為還沒成胎。
所幸雛形有了,且正適合此刻的黃尚。
如果是完整的仙胎,他看不出來什麼,恰恰是仙染色體,才能窺出幾分玄妙。
想想也正常,向雨田的魔種,他從中的收穫都很少,魔種出自道心種魔大法,還是同為《天魔策》的武學,有所聯絡呢,《慈航劍典》的仙胎則是性質相反的武學,如果反倒能從中直接領悟,那除非他精神分裂了。
所以黃尚本來沒準備打《慈航劍典》的主意,不料陰差陽錯之間,慈航靜齋的小輩弟子送到了面前。
這是周武帝滅佛的功勞,北周正在大肆清理佛門寺廟,這些弟子留在那裡已不再安全,才被匆匆送到南陳。
否則想要見到這些小蘿蔔頭,肯定要到靜齋山門內了。
那和滅了這白道第一勢力,也沒什麼兩樣。
至少黃尚現階段還做不到。
所以這個時機,正是再巧妙不過,他自然不客氣,將包子頭摸了個遍,慈航劍典的基礎部分了然於心。
《慈航劍典》全卷分十三章,以“靜”、“守”、“虛”、“無”為主,後面幾步暫且不得而知,打基礎的部分就是“靜”。
別小看這一個字,真正的靜,絕不是單純的心靜,而是全身各種器官,協調統一,相配合的一種靜,天塌不驚,心若冰清……
串武功了,不過效果是差不多的,都是追求對身體的徹底控制。
單就這一步,便奠定了《慈航劍典》四大奇書的地位。
雖然原劇情裡修煉這本奇書的仙子們,由於戀愛談多了,沒有破碎虛空的存在,使得它排在末尾,甚至顯得名不副實。
但那其實不是武功的鍋,是人弱。
至少黃尚從中汲取精髓,這些天又解決了一大難題。
此時他的真氣外放,順著客船的木板向下,蔓延進湖水中,就形成兩股漩渦,彼此對沖又融合,周圍的魚蝦毫無所覺地衝進來,再毫髮無傷地遊走。
這便是轉化的雛形。
明確的思路。
他準備以天一真氣為基礎,配合上“靜”之力,調節體內器官,做到生死轉化。
如果將一個人看成是一位皇帝,那麼人體的各個器官,其實就是一個個臣子。
臣子聽從皇帝的命令,管理著國家,但他們同樣有私慾,互相之間也互通款曲,有可能合著起來架空皇帝。
比如人體的很多自我調節自我保護,就是臣子們合力做出的“反抗”,不讓皇帝“獨裁”,禍害了國家。
可隨著人體的強大,原本正確的調解和保護,反倒會拖累自身的強大。
這個時候,就需要乾坤獨斷了。
對各個器官進行微調,讓所有臣子絕對服從皇帝的命令,所有力量往一處使,才能創造出某些看似不可思議的奇蹟。
這,就叫超凡脫俗。
當然,這僅僅是其中一種解釋,從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剖析,殊途同歸而已。
黃尚根據自己目前的思路,讓真氣管理器官,再讓器官輔助真氣,開啟生死轉化。
這種細緻入微的操作,連炮王都不能代勞,因為器官的強度是不同的。
唯有慢慢推進,水磨工夫,才能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