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自從孔徵來到這裡,屏風山出現日新月異的變化。
修行,永遠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在屏風山的第四個年頭,孔徵對體道有了新的認知,不過這可能還不夠,但對於這些道兵而言,孔徵的進步,已經是神速了。
他們看到,孔徵每天都有事做,不是伐木,就是撥水,或者站在那裡一動不動,也有時候,會進山捉些獵物,然後放掉。亦或者畫一些奇怪的圖,上面是各種動作的小人。
羅淵也在忙,那些木料被他製成一個又一個機關人,這種化腐朽為神奇的本領,更加強了幾個道兵對仙門的嚮往。
而林青燈的修行就比較奇怪了,十天半個月出沒一次,廟祝和其他道士總覺林仙師陰森森的,不過幾個女道姑卻喜歡跟她打交道,只是有幾次在廟裡值夜,被神出鬼沒的林青燈嚇到後,打消了和她親近的想法。
三個月一次的講道一如既往在進行。
山頂,一處石臺,孔徵坐在蒲團上:“問吧。”
臺下,六個道兵端坐整齊,聞言,一個清冷的女道姑開口道:“大人,我等將來若無法榮登仙門,可以還俗嗎?”
每三個月的講道,會給他們三次提問的機會,他們也會商量好後詢問,聽見女道姑的話,孔徵感覺這是他們共同的疑問,卻不知怎麼回答。
“這……大夏有規定嗎?”
“沒有。”
“那你們隨意,我也沒規定。”孔徵回道。
“大人,前段時間看您修行,我有些感悟,是關於凡間武學的,您能指點一下力氣合一的方式嗎?”一個男道士問道。
孔徵想了想:“力者,體修之本,氣者,大道之本。力氣合一,重點還是氣,體修能開山裂石,原因就是有真氣傍身。他們之所以能那麼強,就是因為真氣消耗後還能補充,你們若是想要力氣合一,之前吸納入體的真氣會一下被耗空,積攢那些真氣……不容易的。”
人身如寶瓶,真氣就是水,修士體內的水是細流引入,凡間武者體內的水,是一滴一滴日積月累匯聚,資質再差的修士,水耗光了,過段時間還能填滿;凡間武者體內的水本來就不滿,耗光再補,想回到之前,就不知道是猴年馬月了。
男道士點點頭:“我明白了,但……還想學,懇請大人賜教。”
“好,這樣吧,我做事,不喜欠人,也不喜別人欠我,半月前琳琅城官署修書給我,南關道有一匹馬賊在打劫商旅,你們去平了他,我便教你們。”
聽到孔徵的話,廟祝一愣:“大人似乎不愛插手凡間瑣事,而且也曾解釋過原因,在下能問一下這次改變主意是為什麼嗎?”
孔徵想了想,反問道:“你們可知,修士將凡人稱作什麼?”
廟祝沉吟片刻,不確定道:“螻蟻?”
孔徵道:“對。凡人微如螻蟻,帝王將相,不過巨蟲耳。這話聽來高傲,卻也是真事。此地是我治下,城裡的百姓、劫道的馬賊,都是我治下的螻蟻。所以,最好和平相處,讓你們平馬賊,是不讓禍患再起,不一定得殺人,其中差別,明白嗎?”
廟祝立即領會:“大人放心,七日內,馬賊必將消失。他們會變成琳琅城的農夫,士兵,奴隸,等等。”
見到孔徵不再繼續這一話題,廟祝說道:“大人,我們還想知道,開拓經脈的方法……”
孔徵忽然挑眉:“人身造化,自有天定,強行開拓經脈,等於逆命而修,輕則內傷難治,重則經脈盡斷,直接暴斃。我記得之前說過,凡人要修行,非常坎坷。”
“總該有個盼頭……”廟祝苦笑。
孔徵也不勸誡,直接道:“最簡單的,是蛇遊草。其次,碧皇草。下來,是行江丹,行江丹是藥修煉制的丹藥,主藥便是蛇遊、碧皇兩株草藥,拓脈方式也最溫和。”
三個問題答完,孔徵起身,離開道臺。
他的六個道兵裡,已經有人察覺修行不易,準備還俗,還有人帶著希望,拼死一搏,無論哪種想法,孔徵都不會干涉,命是自己選的,能做選擇,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在回到洞府前,廟祝追了上來。
孔徵回頭:“還有事?”
“大人,今日有香客帶來一封拜帖,是龐仙師所寫,他這幾日可能會來拜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