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天因果錄第一次指引的狼紋大漢,竟然是先前那位漢子!
這幾天,孔徵有些恍惚。
他忽然想到深入玄痋谷勢力範圍時,遇見的那群青焰教修士。
卜道……
諸天因果錄莫非是卜道聖物???
而且卜筮之術……居然還在?
太古時期,五蟲萬怪矇昧混沌,生活艱辛,神人降世後,賜下三千大道,有資格修習道法的修士們,紛紛獲得了難以想象的神通本領。
但那時的修士,在填飽肚皮、擊退妖獸後,卻失了方向。
他們不知道自己該求什麼。
於是,巫族第一個聖人羲皇出現,他以卜道神通,指引萬民方向。
在無數次占卜的指引中,求長生、得逍遙、悟真我,成了修士的終極目標。
追求這三個目標的過程是坎坷的,太古的修士們,每每迷茫的時候,都會選擇以卜筮之術尋找方向。
只是卜筮之術雖然神通廣大,卻不為天地所容,窺天機,損壽輪,以命宮之血為占卜媒介,等閒修士承受不起,也不願意犧牲自己的壽輪,為他人做指引。
於是太古時期,但凡會卜筮之術的卜道修士,地位都非常超然,這種犧牲自己,指引眾人的精神,無人可比肩。當年身懷五類真氣的修士,若是沒有卜道真氣,便不會被稱作‘聖人’。
只是隨著對大道的琢磨愈發通透,修士也愈發強大,靈智漸漸開啟,大家各自有了方向,也有能力去探索未知的世界,他們不再矇昧,不再迷茫,卜道便漸漸被人遺忘……
孔徵上一世時,卜道徹底凋零,只有那些零零散散占卜道經流傳了下來,具體怎麼修煉卜道真氣、怎麼對敵,無人得知。江湖上只有一些會點微末伎倆的卜道騙子,真正的道術……早就不知道遺失在哪個時代了。
晚上,窗外月光透入,孔徵看著手中的布帛,一臉沉思。
只有大道聖物,才會不拘泥修士真氣,隨意運用。這布帛……是聖物嗎?
陸無彩的臉適時浮現在布帛上:“看什麼呢?好奇諸天因果錄?”
陸無彩整個身子也出現,三寸大小,白如月光,和窗外的光影相融。
孔徵點點頭:“有些感慨此物神奇。”
“神奇的地方多著呢,你以後會慢慢知道。”
“我說……你現在每晚都能出現,我以後是不是不能詢問它問題了?”孔徵看向陸無彩道。
陸無彩盤坐在布帛上,他的身影不能離開布帛的範圍,挑了處角落坐下,面前幻化了一個酒桌,邊喝邊道:“劍玄山有危機,諸天因果錄順著你的因果線感知到,我才會出現。這也是當初我與其相融時設下的條件。待事情完了,我自然就回去了。”
孔徵覺得不可思議,感覺陸無彩的存在類似於器靈,又不像,可能他自己也不清楚目前的樣子是什麼怪東西吧。
“我現在在南武國,先前惹了兩個築基修士,估計返回宗門的路上到處都有埋伏。我想問問該怎麼回去。”
陸無彩抿著酒一笑:“那不必問它,這裡我最熟悉不過,問我多好。”
“你知道?”
“當然!”
“那你還看著我走了那麼多彎路!”
“孔道友……別生氣……聽我說……這是因果!我不能主動對你說,我不能當因,而你能!明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