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武俠修真 > 世蹉跎兮自逍遙 > 第四十七章 墨城

第四十七章 墨城

推薦閱讀:

居雲伯對自己的態度表明了很多東西...,其中最重要的一項便是他這個大王子已然失去了威信...

他愈發急恐...沉不下氣來。

“居令...你是我君父最信任的臣子,如今君父他病臥床榻,交由我來主持朝政...這是信任我的表現...我想,居令應該助我,而不是敷衍我。”大王子將手搭上居雲伯的手腕,懇切地說道。“如今洛邑如此之亂,熒惑出世,又有戎涼虎視眈眈...我如何能給君父交代?”

大王子這是在打感情牌...

居雲伯良久不言,心中不禁為君上擔憂...天子為當世賢君,怎麼就生下如此長子?

無謀短視,怒形於色...

“大王子,這話可不能亂說。”居雲伯抽出自己的手,拱手抱拳稱道。“我是臣子,為朝廷為君上盡心乃是本分,可不是刻意敷衍。”

大王子一愣,心中愈發怨恨這官場老圓滑的做派。

“說實話,那幕後主使乃青天教...所以此為江湖之事。”居雲伯繼續說道。“朝廷實在是難以洞悉那江湖。”

“居令此話何意?”大王子愣了愣,回答道。

“我已派人去了武當...相信有辦法解決此事。”居雲伯說完便轉身離去。

徒留大王子一人憤怒。

武當三十六宮,以大蓮花峰上太虛宮最高,翹簷被喚作大庚角,因懸掛一柄曾屬仙人呂洞玄的佩劍而名動天下,此時身穿與武當道袍迥異的年輕道士,坐在呂劍仙佩劍附近,腳下是一架長梯,容顏清逸的道士拎著個木桶正在給掉漆斑駁的大庚角屋簷重新刷漆,赫然是龍虎山天師府的張耳,張目望去,雲霧翻滾,風起卷濤,武當七十二峰宛如海上仙島,心曠神怡,耳畔是山上晨鐘悠揚,張耳一時間有些出神。

這些曰子在武當山上結茅而居,一心要勝過那騎青牛的武當掌教,動手次數很少,多是被迫與那膽小道士嘴皮子打架,無意間卻也受益匪淺。聽說大庚角要刷漆,想著這邊掛了一柄從小便心馳神往的仙劍,就答應那姓何的憊懶貨來勞作,這些細枝末節,張耳從不上心,不怕遭受天師府非議。想到這裡,張耳略微失神,這武當山與天師府當真不太一樣,簡直是與人無爭與世無爭過了頭,偶有爭執,盡是一些讓張耳不屑理睬的雞毛蒜皮,對此,張耳沒有妄加評價,只是歪頭瞥了眼呂洞玄佩劍,劍名無法考證,道統典籍中並無記載,只有一些街談巷說遺聞佚事私下給這柄仙劍取了一些類似“斬龍”“青霄”的名頭,聽上去極有氣勢,張耳當然不會信以為真,但這把仙人佩劍原本並無劍鞘確有其事,呂洞玄曾言“唯有天地,方可做此劍劍衣”,劍衣,即劍鞘。但此時古劍卻有桃木劍鞘,粗鄙不堪,張耳記起這一茬,實在哭笑不得,前段時間跟姓何的掌教問起,那傢伙扭扭捏捏說出真相,張耳才知道是這姓何的年幼時給仙劍做了劍鞘,至於緣由,年輕掌教打死都不肯說了。

若是在天師府,呂真人遺物,早就被藏於大殿供奉起來,層層符籙加持,別說擅自加鞘,便是想要見上一面都難得,退一萬步而言,真要給仙劍尋一劍室,起碼也得蟒蛟皮筋才符合身份。

這武當山,規矩太少了。

張耳低頭看去,姓何的正起手打拳,這位青年掌教身後跟著近百習拳的武當道士,老幼皆有,起先與騎牛的練拳的只是些覺著好玩的掃地小道童,久而久之,被幾位老輩道士咂摸出古韻高風,每曰晨鐘暮鼓兩次都自主來到太虛宮跟著練習,騎牛的這套拳起勢平淡,純任自然,總體而言,拳架是大圈套小圈,大圓環小圓,猶如春蠶抽絲連綿不斷。

張耳從未見識過這套拳法,後來提起才知是姓何的在山上常年觀撞鐘敲鼓而首創,張耳雖自小習劍,但萬川入海,自然識貨,此拳綿裡蓄千鈞,拉大架如籠天罩地,入小勢則芥子納須彌,不說實戰效果如何,貴在立意超然,張耳說實話難免有些嫉妒這傢伙的天賦根骨,這懶散傢伙從不去刻苦習武修道,與自己一刻不敢懈怠南轅北轍。廣場上,行雲流水的年輕掌教緩緩收拳,其餘道士動作如出一轍,已有兩三分神似。

一位老道士上前與掌教討教,說著說著就稱讚這拳練久了定可以臨淵履冰卻不動如山擊水中流而心有八荒,年輕掌教聽著不得意不臉紅,呵呵笑著說哪裡哪裡,老道士憂心忡忡說這套拳若是山上人人可學,難保不會被山下閒雜外人偷學去啊。掌教搖頭笑道不礙事,這套拳法勝在養生養神,多一人學去,武當就多一分功德。老道士笑了笑,不再杞人憂天,掌教年輕又何妨,這份胸襟氣度,何曾輸給那天師府了?

何行界見張耳拎著木桶走下梯子,跑過去幫忙接過木桶,一同下山並肩往小蓮花峰走去,廣場上一些個掃地道童見著,心裡那叫一個自豪,瞅瞅,小天師咋了,還不是被咱們掌教給折服了?張耳對這些小心思也無所謂,下山途中,何行界牽了青牛,依然是牛角掛經的悠然,另外一隻牛角,則懸上了木桶,搖搖晃晃,十分滑稽。他笑道:“打拳時,感到古劍與你一絲共鳴,你哪天離開武當與我說一聲,我把劍送你,你要覺得不好意思,就當借你好了。”

張耳不喜反怒,訓斥道:“呂祖遺物,是你武當五百年鎮山之器,怎可兒戲,說送便送?!”

何行界不以為意道:“不是說了嘛,借你的。”

張耳冷哼一聲,“此事休再提起。”

何行界對此無動於衷,只是由衷慨然道:“匣外天地滿,室內劍氣長。呂祖當年風采,可見一斑。”

張耳嘀咕道:“呂祖可是叮囑過帝王自擔氣運,不可以內外丹法紛擾君主勵精圖治之道。古來方士釀禍,招來國難,皆因遊仙入朝,為利一字去修法,這哪裡是修真,修假還差不多。像你那位在京城佈道師叔姬魴,參與宮中醮事,聽說給天尊書寫奏章,辭藻華麗,這位大天師就不羞愧嗎?因他一人得寵,不知多少道人方士想著靠這條路平步青雲。未必不是給道統開啟禍端。”

張耳約莫是為尊者諱,即便心中對姬魴此舉頗有異議,仍是臉色平淡,不置可否。

張耳站在菜園外,看著唉聲嘆氣的青年掌教,問道:“打算何時下山?”

何行界無奈道:“不敢。”

張耳平淡道:“都敢把呂祖佩劍送給外人,偏偏不敢下山?”

何行界默不作聲,一如既往的膽小退縮。

張耳冷笑道:“怕誤了玄武當興?怕愧對山上列祖與那些師兄?”

何行界搖頭道:“不是啊。”

張耳轉身離去,留下一句:“這屆龍虎山峰頂三教辯論,你去還是不去?”

何行界低頭掐指,道:“容小道算上一算。”

張耳譏笑道:“算什麼算,反正怎麼算都是不下山,何苦自欺欺人。”

脾氣好到讓人歎為觀止的年輕掌教輕聲道:“放你的屁!”

何行界大笑而去。

最新小說: 絕世蛟龍 武俠世界肝經驗 一字乾坤刀 劍影江湖 秦時之儒門天下 劍出誅天 蝕劍風雲 天下江湖繁華如夢 這個江湖是真狗 江湖大俠令 天青琉璃光 天涯仗劍行 救命,我怎麼出場就是陰謀 以長生入棋 山海為聘 風雪滿城醉浮生 刀劍走春秋 潛淵見龍 天涯劍影 山河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