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天涯島還沒有買今年冬天用的煤炭,王向紅看王憶把火爐帶回來了,就咬了咬牙說:“今年不能等了,明天我領著人就去縣裡煤場買煤去。”
王憶問道:“買個煤怎麼還得等?”
王向紅便說道:“先去買煤的都是買煤塊子,集體買煤又不讓挑揀,上面煤塊子那麼大,你說裡頭要是有煤石頭怎麼辦?”
“79年冬天金蘭島去買煤,他們去的著急了,買回來的都是大煤塊,你猜怎麼著?煤炭回來一卸船,社員們發現裡面好些大煤石頭,最大的一塊煤石頭十一斤,合計起來煤石頭一共五百多斤!”
王憶愣住了:“煤炭質量這麼糟糕?他們一共買了多少煤呀?怎麼這麼多煤石頭?”
王向紅說道:“嗨,誰說不是呢?所以等著,越等到後面剩下的越是煤渣子,煤渣子裡沒有煤石頭,有也是一點石頭粉,一樣可以燒!”
王憶說道:“但煤渣裡面不少土吧?品質比煤塊差不少。”
“沒有煤石頭就行。”王向紅重複的說道,“咱漁民的錢掙得辛苦,一年到頭一滴汗摔船板子上碎八瓣才賺那幾個工分,可不能買到煤石頭。”
他們聊著天,正在島上各地開荒的一些強勞力過來了。
王東虎聽見他們的話後說道:“隊長、王老師,咱們隊裡要買煤?這是真把爐子給捎回來了?”
王憶說道:“對,捎回來了,一家一戶別管幾口人,反正分一套火爐子,帶新煙囪,今晚就領火爐然後趕緊弄起來。”
王東虎高興的說道:“那好呀,正好我家裡去年的煤還有呢,今晚家裡就能暖和起來!”
“你家裡有澡堂子,本來就暖和。”後面的王金元笑道。
王東虎說道:“有澡堂子也不行,我家裡不能去澡堂子裡睡覺,再說到了晚上沒有太陽了,那澡堂子裡也不暖和啊。”
王向紅說道:“先不說這有的沒的,王老師,明天去買煤,咱們隊裡怎麼買?按照最高指標來買?”
王憶說道:“對呀,按照最高指標來買,而且咱不光要按照最高指標買,還要去聯絡其他生產隊,看看誰隊裡有盈餘的指標,然後把他們隊裡指標買下來!”
王向紅聽了他的話後微微一皺眉頭,腦筋一轉,立馬明白他的意思。
其他人不明白。
王東虎這邊激動的問道:“我草,今年家家戶戶多分煤?分多少?分二百斤?三百斤?”
聽著這話王憶心裡感覺社員們挺可憐的。
一冬燒煤用最多才敢猜‘三百斤’,在21世紀,農村燒煤一冬怎麼也得弄個一噸。
不過21年、22年煤炭價格暴漲,漲到了一噸一兩千塊,不少農村家庭也捨不得燒煤了!
後面過來的社員聽了王東虎的話立馬來了個三人成虎:
“今年隊裡多分煤啊?分三百斤?”
“行,家家戶戶三百斤煤,這樣子不用省著在三九四九燒了,過幾天大雪就能燒。”
“三百斤煤啊,能出來多少斤煤餅子?今年富裕了!”
王向紅趕緊擺手:“停下都停下,你們琢磨什麼呢?什麼叫一家一戶三百斤煤?不過了?日子不過了?”
“就是一百斤煤的配量,這已經是不錯了,現在除了咱生產隊,你們出去打聽打聽,全公社還有哪個生產隊給社員分煤?”
有人訕笑道:“主要是全公社就咱生產隊還是大集體,其他的都是大包乾了。”
王向紅一聽這話有些生氣了:“咋了,咋回事?你們好日子過夠了想要折騰是不是?又要大包乾?”
其他社員聽到這話也很著急,紛紛否認:“沒有沒有,現在日子過的多起勁,幹啥要大包乾啊?”
“咱隊裡不走大包乾的路,就跟著隊長你和王老師走大集體的路!”
“虎子你啥玩意兒呀,你聽誰說隊裡今年分三百斤煤?”
“就是,虎子你淨搗亂了!”
王東虎鬱悶的說道:“是王老師說要買其他隊的購煤指標!我尋思著咱們買了其他隊的指標,買的煤多了那不分給社員……”
“那是磚窯廠以後要用!”王向紅沒好氣的說道。
磚窯廠生產工作是生產隊未來一段日子的重點,社員們平日裡都會圍繞著這話題聊天,所以有點風吹草動就傳遍全隊。
其中磚窯廠燒磚所需煤炭的事更是社員們關心的話題,盛大貴老爺子已經說過了,燒磚不用好煤,用普通工業煤就行,甚至用煤石頭都可以,煤石頭在磚窯裡也能燃燒。
王東虎知道這回事,便問道:“隊長,你這是不過日子了吧?徐經理幫咱們聯絡的煤不是28一噸嗎?保障處的煤場是34一噸,差六塊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