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蓉坐在旁邊正吃的起勁。
鮮花生簡單鹽水煮熟,味道出奇的好吃,吃的她很開心。
看到社員們來了,她便拍拍手來幫忙。
這是王憶的安排——她男人買的花生送的花生,所以要讓他們一家三口來幫忙,讓他們在全體社員面前進一步露露臉、積累好感度。
一些老漢來找他:“王老師,我們過來看看那個太陽怎麼磨面的。”
王憶領他們進門市部,結果其他社員也好奇,跟著進來了。
這下子門市部又滿滿登登了!
這樣他沒辦法,社員們太好奇了,他只好說道:“行了、行了,都出去,我把機器帶出去!”
保密?
就社員們這個好奇心沒法保密!
磨面機抬出來,通電後放上青嬸子家裡剛買的麥子,然後轟轟轟的便開始出麩子、出面粉。
社員們圍了個裡三層外三層,見此好些人就驚呼:“這也太快了吧?”
王向紅摘下菸袋杆說道:“這有什麼快的?我給你們講個豬肉變香腸的故事啊不,機器,這臺能把活豬變香腸的機器才、才——才快!”
他話說了半截意識到活豬變香腸的機器是神奇而不是快,這故事跟主題沒關係,不過話都說出來了,那怎麼也得講一講了!
五斤的麥子,不說是一下子打成了麩子和麵粉吧,也可以說是一會功夫完工了。
沒幾分鐘,麩子、麵粉都出來了。
青嬸子把麩子和麵粉一起混進了面袋子裡,訕笑道:“這機器比人還講究,竟然把麩皮分出來。”
王憶說道:“麩皮就是要分出來,這樣,以後麩皮我這裡回購,用來餵豬。”
麩子本來就是餵豬的東西,恰好臧建設隔段日子就給他送一批土豬過來,弄的隊裡豬圈滿滿當當的。
入秋以後這豬草就不多了,所以王憶準備給豬喂麩子。
社員們覺得有點浪費:“麩子不是孬東西,粗是粗了點,可是一樣能填飽肚子!”
“就是,也不能天天吃八一面吧?那是城裡人吃的。”
有小孩問:“爸,啥是八一面?”
聽到這話一些上年紀的人就笑了:“現在沒有八一面的說法了?都是富強粉、頭等粉是不是?”
“肯定是,八一面、九二米,這都是多少年的說法了?”
“50年的是不是?《青年報》上說的,《人人都吃九二米、八一面》?是不是?當時隊裡就三份報紙,《人民日報》、《青年報》、《江南日報》,我還記得呢。”
王向紅摘下菸袋杆說道:“你們嘮叨一頓也沒有說啥是八一面、啥是九二米的。”
“100公斤糙米磨出92公斤白米就是九二米,100公斤小麥碾磨出81公斤的麵粉就是八一面!”
“確實是50年宣傳的,當時說八一面和九二米是最合理想的標準糧食,還要求青年們思想開化,積極協助政府向社會進行宣傳,說明它們對節省糧食消耗、增進身體健康的作用來著……”
------題外話------
碰上點事,我姐來看我,訂了個民宿,結果臨時要加價——看我姐是外地人欺負人,把我氣夠嗆,去了一頓懟!耽誤了時間,實在抱歉,現在還生氣呢,怎麼有人做買賣這樣欺負人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