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都是一樣的,無非是上面名字和照片不同。
王憶和秋渭水拿到結婚證後湊在一起研究了一番,興致勃勃。
人類真是需要儀式感。
只是一張簡簡單單的證書,王憶再看秋渭水,感覺兩人之間多了一層紐帶來聯絡,感覺他一下子對秋渭水有了別樣的責任!
這年代還沒有度蜜月的說法,連旅行結婚這種事都還沒有在社會上出現。
不過領了證好歹買點東西——實際上現在外島流行領證登記之前男方去百貨大樓裡給女方扯兩塊花布、買一些點心茶食之類的,這叫顯感情。
秋渭水不需要王憶去給自己‘顯感情’,這事她瞭解,之所以會有這種事,其實是結婚登記之前,女方給自己爭取利益的最後機會。
一旦扯結婚證,那就代表女方和男方結婚並且婚姻受到國家法律的保護與約束,按照這時代的看法,等於是女方是男方家裡的人了。
正所謂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無外乎便是這麼個道理。
因此女方在登記之前會跟男方去商場、去市場買點東西,她們總感覺現在花的不是自家的錢,所以儘可能的會給自己要點東西。
正常來說男女登記之前要買什麼都會約定好,但女方往往臨時加碼,最好需要男方上街找熟人、找親朋好友去借票借錢,名義上的說法是‘以此展現出對自己的感情’。
所以這種事就叫顯感情。
說到底還是老百姓太貧困,女方不是想要佔便宜,她們難道不知道臨時加碼花的錢都是小兩口以後的生活費?她們能不知道男人去找熟人找親朋好友借錢,以後都是小兩口來還?
她們知道但她們還是要顯感情,因為這時候要布要什麼男方會答應,馬上就要領證了,不得不答應。
可如果這時候不要,那婚後也就別想買了——婚後家庭裡不會舉債來給她們買衣服買點好吃的。
當然也有一些姑娘挺狠的,會跟男方說清楚,結婚之前的開支都要求父母來承擔,她們嫁過去後會跟老人分家過日子,她們分家不分債,債務要留給男方父母來解決。
這種事當前在社會上比較常見,並不被人所指責,男方自己也會盡量去滿足女方的要求:
還是那句話,這年頭女方一旦嫁進男方家裡就成男方的人了,男方平白得到一個勞動力,所以女方臨時想要點什麼被認為很正常。
王憶領著秋渭水去縣裡的百貨大樓看看能不能買點什麼。
儘管這年頭商場有的東西在22年都能買到或者說能買到更好的改良版、加強版,但就像22年婚後要度蜜月一樣,82年領證前後去逛商場也是個時髦的形式。
秋渭水拗不過他,跟著他進入大樓之後便去了紡織區。
百貨大樓的紡織區跟布店一樣的佈局——店裡有天羅地網,就是這片區域上方橫七豎八的吊著鋼絲繩,鋼絲繩上有幾個鐵夾子。
在百貨大樓買東西,不同的鋪面有不同的負責人和收銀臺。
紡織區的收銀臺往往在所屬區域的最深處,縣裡百貨大樓的櫃檯是個木質高櫃檯,櫃檯面離著地面得有二米高,顧客在這櫃檯跟前墊著腳都看不見裡面是什麼樣子。
王憶以為這是避免被人看到裡面有多少錢然後被搶,結果他和秋渭水過去買布的時候發現不是這樣的。
秋渭水領著他先選布,選的是成品紡織品,是一條紅領帶。
王憶說道:“你選你喜歡的,我給你買嘛。”
秋渭水嘻嘻笑道:“這裡的衣服布料跟你給我送的沒法比,我有好幾身好衣服了,所以給你買一件吧,你也有衣服了,就給你買一條領帶。”
“你是校長,以後要經常去正式場合,所以得有一條領帶,穿襯衣打領帶才好看呢。”
營業員聽到秋渭水的話後撇嘴看過來:這是哪裡的鄉巴佬來我們縣百貨大樓來吹牛?
可一看秋渭水典雅的美貌、再看她手腕上露出的漂亮小手錶和身上飄逸的長裙,她立馬老老實實回過頭來:
靚女,打擾了。
他們買了一條領帶,營業員收錢收票然後將錢票和她開的小票一起用鐵夾子夾住,手一甩將鐵夾子順著鋼絲甩向收銀臺。
收銀臺裡頭的收銀員拿到後錢、布票和小票後進行登記,又一甩手將夾子給甩回來,這時候營業員把蓋章的小票交給兩人,又把領帶裝入個塑膠袋裡遞出去。
一條紅領帶五塊五角錢,簡直是搶錢!
王憶琢磨著要不要弄點合適的布回來教社員們做領帶,這傢伙利潤可比做襯衣、做假領子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