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人有些印象,是多寶島丁家的。
丁家的漢子介紹說:“王老師你剛回咱外島不瞭解咱們的風俗,這是紫姑,不是四姑,這是咱們的迎紫姑活動。”
他進一步介紹起來,說紫姑是民間傳說中一個善良、貧窮的姑娘,某年正月十五,紫姑因窮困而死。
百姓們同情她、懷念她,外島便出現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風俗。
每到這一天夜晚,人們用稻草、布頭等紮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放到她生前常做活的廁所、豬圈和廚房旁邊迎接她。
婦女們和老人們會像對待親姐妹一樣,拉著她的手,跟她說幾句貼心話。
像是有些感情豐富或者特別善良的還會流著眼淚安慰她,並且將新中國、新時代的新生活說給她聽,讓她泉下有知好知道咱們勞動人民已經過上好日子了云云。
王憶聽完後恍然大悟,這一泡尿又回來了。
跟秋渭水和社員們在一起過了一個大團圓的元宵節,王憶當天晚上便留宿在了葉長安家裡。
正所謂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他本來計劃著十六再留一天,陪爺孫倆一起賞月吃點湯圓,然後去準備新學期的工作。
83年外島小學的第二個學期是正月二十一開學,還有不到一個禮拜的時間了。
結果中午頭回來吃飯的時候葉長安給他遞了個訊息,說能源集團今天去給他們生產隊安裝太陽能海水澹化裝置,讓他先回去看看。
這事王憶必須得在場,因為這套裝置還不算成熟,啟用之後容易出故障。
當時海水澹化小組決議透過將裝置送入天涯島試執行的時候,便有一個原因是天涯島上有王憶這個畢業於首都工業大學的機械專業人才。
現在的一些裝置還得需要專業人員才能玩得轉。
王憶要學習這套裝置的執行和維護維修細則,於是便只好跟爺孫兩人告罪一聲先回去,等到傍晚再回來。
秋渭水心疼他,讓他別這麼奔波了,晚上留在天涯島好好休息即可,反正元宵節已經結束了。
可今天陪爺孫倆團聚過節是之前就說好的事,王憶哪能毀約?他就跟秋渭水說,自己傍晚肯定回來。
這段時間他私下裡也研究了太陽能海水澹化裝置和技術,並且在23年採購了相關裝置,準備等到天涯島上安裝起裝置後,給防空島和紅樹島都安裝一臺。
安裝一臺先進的!
現在國內的太陽能海水澹化裝置還很落後。
說起來這項技術已經發展的很有年頭了,人類早期利用太陽能進行海水澹化,主要是利用太陽能進行蒸餾,所以早期的太陽能海水澹化裝置一般都稱為太陽能蒸餾器。
這種蒸餾器技術已經有一個多世紀的發展歷程,只是由於水產量低,初期成本高,因而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受到了人們的冷落。
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太陽能蒸餾器再次引起了人們極大的興趣,各國重新開始研究。
當時不少新裝置被研製出來,比如頂棚式、傾斜幕芯式、傾斜盤式以及充氣式太陽能蒸餾器等等,為當時的海上救護以及人民的生活用水解決了很大問題。
王憶之所以要了解蒸餾器的內情,就是因為他們島上用的這套裝置就歸屬於太陽能蒸餾器!
這種裝置的執行原理說起來很簡單:利用太陽能產生熱能驅動海水發生相變過程,即產生蒸發然後再冷凝,把蒸發出來的澹水給凝結起來。
23年的太陽能海水澹化裝置靠過濾器了,濾芯和晶片的存在大大提升了海水澹化效率。
他回到島上後,人家能源集團的安裝隊伍已經開工了,他們在四組向南的海灘上鋪開了太陽能電池板,正在組裝主機。
王憶登上四組的小離島。
王向紅招呼他過來看:“王老師你回來了?這事還真得靠你在場,省裡的同志給咱們帶來了一臺先進的機械裝置啊!”
一名戴眼鏡的工程師跟王憶握了握手,說道:“你是餘主任提過的王老師吧?咱們是校友。”
這話跟晴天霹靂一樣落在王憶頭頂。
校友……
李鬼遇見李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