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了想又說:“我就是聽隊長以前批判神仙,批到灶王爺這事的時候說,玉帝亂來,張生混蛋一輩子,就因為還要點臉面結果就把他給弄成神仙,這不公平。”
王憶又搖搖頭。
漏勺再愣:“又哪裡不對嗎?”
王憶說道:“這樣的傳聞其實問題不大,這傳聞的重點不是他一輩子混賬,而是他浪子回頭,玉帝覺得他這樣難能可貴,所以才賞賜他。”
“這事說到底是在勸人向善,有些人或許一輩子沒做什麼好事,可只要還活著,只要活著的時候覺悟了,願意做好事、做好人了,那神仙們還是願意給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這在我們佛教裡就叫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沙生泉過來幫忙擺放桌子。
他孑然一身,已經沒了家鄉也沒了親人,所以過年不會離開天涯島。
孫徵南也沒回家去,他去祝真學家裡過年了,直接跟祝晚安領了證,算是上門女婿了。
不過這也只是看起來像是上門女婿,他是不想回家鄉過年而已,實際上他和祝晚安還是普通夫妻。
小年要準備傢伙什不少。
兩張八仙桌對拼起來,上面放兩個蠟燭臺、一隻香爐、一把酒壺。
蠟燭臺上安插紅蠟燭,香爐裡點燃香。
供奉兩把小刀、三隻茶碗,茶碗裡頭泡上清茶。
於是供桌上有嫋嫋煙霧也有淡淡水霧,祭灶的氛圍便出來了。
漏勺放上祭灶果。
尋常人家放點紅白球、凍米糖就得了。
漏勺是吃灶臺這碗飯的,他準備的灶果多。
除了紅白球、凍米糖還準備了芝麻球、油棗、黑交切、白交切、寸金糖、八寶酥等等,都是甜品。
王憶還給放上了一包的粘牙糖,說:“這下子灶王爺昇天以後可張不開嘴巴了。”
臘月的風吹滅了夕陽,皎潔月亮低空漫垂,往海上、往島上潑灑下清冷的光輝。
島上斷斷續續的響起鞭炮聲,很零散的鞭炮聲,這就是開始祭灶了。
家家戶戶的灶臺上貼了灶王像,兩邊有專用對聯:都是黃有功寫的。
什麼‘年年柴米常富足,日日水火保平安’,或者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老百姓祈求的無非就是個吃飽喝足與闔家平安。
漏勺也貼上了對聯,貼好後他端詳一下,感覺貼的挺好又拿拆下來的鞭炮出去扔了三個,引得老黃和崽子們汪汪汪亂叫。
他回來後跪下虔誠上香,感謝灶王爺讓他能吃上學校後勤這碗飯,感謝灶王爺保佑王憶迴歸家鄉,感謝灶王爺讓王家人都能吃上飯……
王憶聽的啼笑皆非。
今年發生的好事,漏勺給從頭到尾的數了一遍,把功勞都歸在灶王爺身上了。
王憶跟他開玩笑,說:“怎麼通電的事也得感謝灶王爺?電力不歸他管吧?”
漏勺嚴肅的說道:“王老師,舉頭三尺有神明,咱不知道神仙們都給咱做了什麼,但咱誠心誠意的謝過他們就是了。”
“雖然灶王爺只管灶臺的事,可是咱們也說不好,他是不是在其他好事上也給咱使勁了。”
王憶覺得這話沒道理。
可他也彎腰虔誠的去鞠躬了——
時空鑰匙怎麼來的,這是個迷。
或許還真是灶王爺顯靈給他的呢?
別管這事是不是灶王爺乾的,反正碰到神仙道謝就對了!
等到海上潮水平,此時夜深了,接下來就是送灶王爺昇天了。
漏勺把所有供品都弄一點點下來放進酒杯裡,這要拋到屋頂上,但大灶已經拆掉了,於是他給拋到了聽濤居的屋頂。
這樣,祭灶儀式便算是結束了
海島的夜也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