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林去調解的兩戶人家分別姓雲和姓竇,都是一個叫四座林子的小漁村住戶。
雲家是外來戶,當家人叫雲老二——具體叫雲什麼當地人不清楚,他家一共兩個人,老大叫雲老大、老二就叫雲老二,腦袋瓜子都不太好,有個癱瘓老孃。
這家人是內地人,在二十多年前乞討來到佛海的。
當時正逢困難時期,內地農民沒有糧食了,雲家想要投奔外島親戚。
但他家老爺子飢困交加餓死在路上,剩下個癱瘓婦女和兩個腦袋瓜子不太機靈的兒子,也說不清親戚是哪裡人了。
兄弟兩個輪流揹著老孃來到了四座林子,實在走不動了,老孃就領著還是少年的兩個兄弟在四座林子的漁民家門口磕頭。
一家一戶的磕頭。
不管開門不開門的,都給人家磕頭。
海上人家心善,為了能在海上獲得龍王爺或者觀音菩薩的保佑,平日裡總會積德行善。
看見這麼一家三口窮人上門磕頭,四座林子的人家大為不忍,給他們喝了海帶湯、吃了曬魚乾,還允許三人在村口一棵樹下搭建起個棚子,在這裡住下了。
海邊人家餓不死人,那時候竇家人天天看見雲家兄弟在林子裡轉悠,兩人都挺著個大肚子,小腿細如柴棒,腦袋大的出奇,找草根挖野菜逮螞蚱,碰上什麼吃什麼。
林子裡找不到吃的了他們就去趕海,捕撈不到魚的時候他們就從水面上撈浮萍、撈海藻海菜,然後熬成湯一家子喝的還挺滿意。
就這樣一家三口熬過了困難時期,慢慢的到了後面,日子還挺紅紅火火的過起來了。
時至今日雲老大年紀是四十左右,雲老二是三十五六。
兩人沒什麼頭腦但都有兩膀子力氣,改革開放後透過碼頭打散工攢了點錢,買了一艘舢板小船,到了魚汛期也會出海捕魚賺錢。
其中雲老大比雲老二要更呆傻一些,雲老二是頭腦簡單,雲老大是傻不拉幾,兩兄弟如今都是老光棍,而且註定是一輩子的老光棍。
但是不知道怎麼回事,前幾天同村的竇勝利家突然願意把閨女嫁給雲老二!
現在起了糾紛的就是雲老二家裡和竇勝利家裡。
閨女嫁給了雲老二,結果失蹤了!
這可把竇勝利急壞了,一個勁的拉著雲老二要去治安局,雲老二和母親也很著急,跟竇勝利家裡吵鬧起來,孫林便是在給這兩家人調理關係。
王憶一下子就看到了不尋常的地方:孫林怎麼那麼好心,給這麼兩家人調理糾紛?
肯定有鬼!
而且他得知竇勝利家大閨女大妮兒失蹤後,聯想孫林幹過拐賣婦女的活,他便又把昨天治安員給他講過的小偷買狗案子聯絡了起來: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小偷們買狗,目的是偷澤水公社的漁汛會戰補貼。
而孫林去給兩戶人家調理關係,恐怕是意在失蹤的那新媳婦兒身上。
王憶斷定:那新媳婦兒讓他給拐了!
於是徐橫說完了上午打探到的訊息,兩個人就興沖沖的直奔四座林子村而去。
四座林子,名副其實。
這漁村四周恰好各長了一片林子,有柳樹林、有槐樹林,把小村子圍在了中間,圍住了三四十座房屋。
村西頭有大柳樹,樹下蓋起一座亂石海草房,那就是雲家的房子了。
此時陽光不錯,有老年婦女正斜躺在門口的椅子上曬太陽。
徐橫看見後凝重的說道:“如果我推斷不錯,那就是雲家老太。”
王憶豎起大拇指說道:“我得說,您高見!”
他們想要找一戶人家打聽雲家和竇勝利家的矛盾內情。
徐橫擠眉弄眼的說:“四座林子村有戶人家會做俏食,那餛飩做的真不錯,走,咱們過去吃一碗,一邊吃一邊打聽。”
“生產隊的驢也不像你這樣不幹活光想著吃喝,”王憶罵他一句,然後說:“還不快帶路!”
雲家住在村西頭,做俏食這戶人家住村東頭,不用問是哪一家,走近了便有經年累月薰陶出來的飯香味鑽進人的鼻子。
這戶人家門口有幾個孩子正在玩遊戲,玩的是扔沙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