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憶想想就樂的不行。
今天店裡準備的菜式不多,主要以一個量大取勝。
涼皮、冷鍋串串、烤肉串,各種特色海鮮冷盤,這些算是當前的招牌菜。
這些菜中只有烤肉串比較慢,不過前兩天已經串好了也醃製好了肉串,現在從冰櫃裡拿出來上烤爐就能用。
他知道烤肉會很受歡迎,所以直接造過來五個長條烤肉爐,隊裡找來五個青年這會戴著口罩正在滿頭大汗的忙活,將一把把的肉串送上視窗。
王憶已經按照22年小飯店的工作方式來制定了服務流程:
視窗有專人核算飯菜所屬飯桌。
服務員帶著托盤等待,一個托盤上就放一道菜。
確定這道菜所屬飯桌後,視窗的人就寫下桌號或者包廂房間號在紙條上,把紙條放到托盤上,讓服務員送上桌去。
服務員們都是青春健康的姑娘,上身紅圍裙黑,穿著平底小布鞋,走起路來踏著風帶著火,速度快效率高且穩當。
統一的制服、統一的話術:
“先生麻煩您讓一下,小心被燙到。”
葉長安這邊跟同僚們喝了兩口酒後對王憶招招手,把他叫過來問道:“這都是你弄的?”
王憶說道:“對,全是仿照外國人弄的。”
齊敏點點頭說:“這樣很不錯,不得不說,現在歐美經濟發達是有原因的,他們的制度有可取之處。”
葉長安看了他一眼想要說什麼,看看周圍的環境他便笑了笑改了話題:“難怪你們這裡要叫‘餐廳’,確實跟一般的飯店不一樣。”
“應該讓外賓飯店的同志們過來取取經,我看這大眾餐廳比外賓飯店還要適合招待華僑和外賓們。”
齊敏對王憶說:“小王啊,你在首都念過書是吧?”
王憶聽出他的京腔,便謹慎的點頭:“對,在首都念的書,可惜當時只想著省錢,沒能在首都好好逛逛、多看看多學學,現在感覺挺遺憾的。”
他怕齊敏問自己首都的一些細況,那樣自己可答不上來,所以這會先給丟擲一個解釋。
齊敏問道:“那你知道泰豐樓飯莊嗎?”
王憶精神一振,這話題他還真能接得住!
之前為了辦好大眾餐廳,他在22年找了不少資料來了解這年頭國內各大城市的飯店發展,其中就有關於泰豐樓飯莊的介紹。
泰豐樓飯莊的具體資訊他不記得了,他只記得今年泰豐樓剛完成的一項改革,他猜測齊敏恐怕也是要說這件事。
於是他便說道:“泰豐樓?聽說過,是舊時代首都城裡的大飯店之一,但我沒去過,大學時候沒捨得親自去下館子,都泡圖書館了。”
“喜歡看書是好習慣。”一位老領導衝他讚賞的點點頭。
王憶笑道:“對,我也是這麼想的,每一本書都是至少一個人耗費了好些精力才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這是瞭解個體、瞭解群體、瞭解社會乃至瞭解世界的一條捷徑。”
“不過要了解泰豐樓看書可不行,最好得去一趟,我聽我同學說那裡辦的很好,天天有外賓出入,好像他們還要進行一項嘗試……”
“先吃飯,再付賬。”齊敏點頭說。
王憶暗地裡跟著點頭。
正是這回事。
從建國後到現在,各飯店吃飯都是先交錢交票再有菜上桌,今年泰豐樓率先進行改革、復古式改革,允許顧客先點菜吃飯,最後統一算賬。
但王憶肯定不能讓大眾餐廳這麼搞,外島混子、乞丐多,這年頭乞丐是很多的,一旦餐廳先吃飯再結賬,他們必然會來蹭飯吃。
齊敏頗感興趣的說:“泰豐樓開業於光緒初年,到如今也是百年老店了,不過它在52年歇業了,80年悅賓飯館開業——這是首都第一家個體戶飯店,然後同年年底它也跟著復營業了。”
“這酒樓曾經是舊社會的首都城裡八大樓之一,裡頭的蒜泥肘子、鍋燒鴨、爆肚、扒白菜那是一絕啊,以後有機會去首都,大傢伙一定要去嚐嚐。”
眾人紛紛打哈哈。
王憶也打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