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號上午開始,民辦教師們踏上了考場,再次開始考試。
王憶對此表示輕輕鬆鬆。
他離開大學還沒有幾年,依然保持著旺盛的學習欲,勤於鍛鍊加上保持了好的作息習慣讓他記憶力還要勝於大學時代。
所以一本《中小學教師規章制度手冊》早就記熟了。
主要是這手冊裡的內容不難,很多都是他上學時候接觸到的東西,在他看來理所當然。
只是對於82年的民辦教師們來說就很新奇了,他們是野狐禪,一個個半路出家,壓根沒有教師紀律這一說。
比如拿不準體罰學生這點而言,他們覺得這很不可思議,‘不打不成才’的觀念是深入他們教學理念的。
家長們送孩子去上學都會跟老師說幾句套路話,其中有一句就是:
他不聽話/不好好學,那老師你就放心的揍,揍出毛病來算我家裡的。
現在的社會觀念和王憶所熟悉的22年完全不同。
當然這很正常,社會觀念與經濟發展往往互成因果。
本來他對此不太理解,但是他在瞭解八十年代的時候看了一份資料,看過這份資料後他理解這一切。
這份資料關於廣粵蛇口經濟開發區的發展介紹,八十年代有個發展模式叫‘蛇口模式’,蛇口的一切理念被認為是國內最先進最開放的,然後其中有這麼一件事:
蛇口工業區舉辦了一場‘青年教育專家與蛇口青年座談會’,會上蛇口地區的青年們就人生價值觀念等問題,與專家展開了激烈論戰。
這場論戰有一個焦點是‘淘金者是否與創業者對立’,這說的是什麼呢?
專家們說現在廣粵的特區走在了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的前沿,於是有些人來特區的目的就是為了在別人創造的財富中撈一把,這就是極少數淘金者,特區不歡迎這樣的淘金者。
而蛇口青年認為‘淘金者’賺錢沒有觸犯法律,無所謂過錯,他們來特區的直接動機是賺錢,但客觀上也為特區建設出了力,這並沒有什麼不好。
簡而言之,青年教育者認為,是否對國家有貢獻重要的不在於主觀思想動機,而要看客觀行為,在守法的前提下,‘淘金者’既是為自己賺錢,也是為社會出力的建設者。
這種觀念在22年是常識,然而當時卻引發了軒然大波,甚至首都師範學院青年教育研究所還寫了一份材料,把這個觀念稱之為‘明顯的錯誤言論’,說蛇口青年已經走上了‘邪路’。
然而那已經是1988年……
所以82年許多對王憶來說是理所當然的理念,在民辦教師們看來卻不可思議,他們得特意去背誦、去理解。
這樣儘管王憶沒在縣一中學習,但當天下午閱卷結束出來成績,他卻名列前茅。
這讓民辦教師們大為佩服。
王憶自然又收集到了一塊秋渭水小迷妹碎片,而這種碎片他已經塞了滿滿一床底……
同宿舍幾個關係好的民辦教師拿著王憶開玩笑:“王老師你這傢伙肯定是在家裡頭拼命背書了,你這幾天是不是沒去上工?”
王憶嘆氣道:“說來你們不信,這幾天我主持了我們生產隊的飯店裝修工作,又領著我們民兵隊自己開船殺到了滬都,從滬都抓了至少兩個詐騙犯。”
大傢伙哈哈笑:“王老師真幽默。”
王憶攤開手聳聳肩。
我能說什麼?
連著三天考試,上午都要考《中小學教師規章制度手冊》裡的知識,前兩天的下午還要考文化課講課實操,第三天下午則不考試了,學員們自由活動。
這個半天主要是讓學員們在縣裡頭轉轉、逛逛,該買點東西的去買點東西,該開開眼界的去開開眼界。
晚上則是閉幕晚會。
民辦教師們在中午頭美滋滋的吃過蛋炒飯後換上乾淨衣裳成群結隊的出門了,好些人來找王憶,他們知道王憶來縣城來的多,對縣城熟悉。
王憶擺擺手說:“我下午有別的安排,你們忙吧,記得不要錯過閉幕晚會,我組織!”
“你組織?”黃輝等人大吃一驚,“這事怎麼沒人說啊?你小子竟然還保密?”
“對,王老師你怎麼組織這個晚會?透露一下。”
“還有晚會活動嗎?為什麼白老師沒有讓咱們出節目?”
大傢伙議論紛紛,王憶點了徐橫和孫徵南兩個人幫忙,然後腳底抹油溜了。